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雷老侠的回忆 > 第49章 最坏的伪君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按照袁世凯的说法,杀贼劫后计划全是谭嗣同一人所为,光绪皇帝并不知情?”

“那只是袁世凯的一面之词。倘若光绪皇帝不知情,也不至于被软禁十余年,直到死去。

何况,在戊戌政变后,慈禧派其亲信搜查皇宫,发现不少太监藏有匕首,有犯上作乱之心。

因此,就在戊戌六君子遇害的几天后,宫里有六名为首的太监也被杖杀,还有不少太监被驱赶出宫。这些太监被杖杀的事,当时连国外媒体都有过报道。

种种迹象表明,光绪皇帝早就不满慈禧控制大权,干预朝政,也在皇宫里暗中培植心腹。若有机会,光绪也想效仿先帝康熙,像对付鳌拜那样,扳倒慈禧,夺回应有的权力。

只可惜,他的对手——慈禧太后,是历来政变中的佼佼者。光绪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后党也不敢废立他。因为按照祖制,皇权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荣禄等人本应站在光绪皇帝这边,却成了太后的爪牙,成了乱臣贼子。所以,袁世凯作为始作俑者,他必须要把光绪皇帝和慈禧的矛盾弱化,撇清光绪皇帝和这件事的关系。

按照袁世凯的说法,帝、后之争,就变成谭嗣同以下犯上,意图谋害太后。这样,袁世凯也从为虎作伥,变成了大义灭友的英雄。”

“袁世凯这套为自己洗白的说辞,有人信吗?”

“在大肆宣传下,当时,至少有一部分人信了他的说辞。谎言说多了,自然就变成了真理。要是人人都能够明辨是非,这世上也不会有诈骗了。

总而言之,袁世凯在日记中自辨,说自己是在九月二十一日,才在天津向荣?告密的。

而在这一天的清晨,慈禧已经在北京启动了戊戌政变。所以,戊戌政变的导火索并不是自己。

诚然,慈禧到了戊戌变法的中后期,和光绪皇帝的予盾已经锐化了。

应该说,在变法之初,慈禧是表态过,支持光绪变法的。比如,同意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四人进入权力中枢——军机处。

但慈禧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定国是诏颁发几天后,慈禧便进行重大人事调整,把军权交给后党掌握,以便自己有足够力量随时中止变法。她要把变法控制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

很快,慈禧和光绪这对母子,就出现了第一次矛盾——光绪想要设立制度局。慈禧认为制度局的设立不但违背祖宗之法,还夺去她的权力,所以断然拒绝,训了光绪一顿。

不久,第二次矛盾——光绪未经她同意,罢免后党的怀塔布等六大臣;第三次矛盾——以设立懋勤殿为由,准备重提制度局旧事;第四次矛盾——计划请下野的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参与变法等先后发生,导致慈禧决定中止变法。

但此时,慈禧只是准备给光绪皇帝和维新派一个下马威。她根据杨崇伊的奏折,准备捉拿妖言惑众、迷惑君心的康有为一人。

但是,光绪皇帝在慈禧身边布有耳目,提前知道了这件事,便下密诏让康有为去上海督办官报,实际上就是让康有为赶紧跑路。这是戊戌政变四天前的事情。

如果老谋深算的慈禧这时候打算囚禁光绪皇帝,和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就不会提前让人捉拿康有为,打草惊蛇。

而且,在戊戌政变的前一天,慈禧还同光绪皇帝一起,召见了伊藤博文,听这位大清敌人介绍了日本变法的情况。

如果慈禧打算第二天发动政变,就不会选择在这一天接见伊藤博文,以免节外生枝。

重重迹象表明,慈禧之所以果断发动政变,就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

此外,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是袁世凯的告密引发了戊戌政变,那就是他后来的步步高升。

假设袁世凯是在戊戌政变之后,才向荣禄告密。那么,慈禧及后党并不会领他这份情,认为袁世凯有功。

因为,你袁世凯是迫于形势,担心牵连到自己,才进行告密,并非真心实意投奔后党。

而且,袁世凯一旦不是第一时间,主动说出杀贼劫后计划,就已经深深打上维新派的烙印。

所以,即便慈禧不怪罪袁世凯,起码也要进行冷处理,不会再让他掌握实权,特别是军权。

但是,戊戌政变一年后,慈禧就将袁世凯提拔为山东巡抚,并同意他把天津练的新军,带入山东布防。袁世凯首次成为封疆大吏。

戊戌政变三年后,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实权派大佬。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之前曾国藩当过,李鸿章当过,荣禄当过,现在是袁世凯坐在上面。

而且,在袁世凯的推举下,他的不少同学也担任要职。袁党已初步形成。

七年前,袁世凯还是一名从朝鲜战场跑回来的逃兵。七年后,他扬眉吐气,大权在握。

这七年来,袁世凯除了训练新军,并没有可圈可点之处。而且,这支新军只是外观上军容严整,还没有上过战场。

他既不像荣禄那样,是慈禧的侄子,早早就成为后党核心;也不像曾国藩、李鸿章那样,功名显赫。

袁世凯的青云直上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戊戌政变中立下首功——告密谭嗣同。

对于慈禧来说,袁世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的救命恩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便是慈禧对袁世凯的回报。

倘若袁世凯真的按照谭嗣同的计划,在九月二十八日那天,等慈禧、光绪皇帝及诸位大臣,进入天津小站军营阅兵时,突然发动政变,一举拿下后党。

那么,历史走向真的会发生重大改变。无论如何,维新派想要继续推行变法,在天津实施杀贼劫后计划,是他们最后的翻盘机会。

可惜,光绪皇帝和谭嗣同等维新派所托非人,满盘皆输。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看穿了袁世凯的嘴脸,让人在京城传唱着这样的歌谣。

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因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所以,歌谣中所说的袁项城,便是袁世凯。”

“那后来,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为袁世凯洗白。特别是之前痛骂袁世凯卖主求荣的梁启超,还担任袁世凯组建内阁的司法总长,改成为他摇旗呐喊。”

“那是因为形势比人强,半点不由人。1911年,辛亥革命打响后,袁世凯被清廷授以内阁总理大臣,节制调遣诸军,南下湖北与革命军激战。

1911年10月18日起,革命军与袁世凯指挥的清军在汉口展开了10余天的汉口争夺战。结果是汉阳失陷。革命军失利,被迫转入御守阶段。

但袁世凯见好就收,一方面和革命党人提出自己也支持共和,主动停战示好;另一方面给清廷压力,威吓隆裕太后,称大势已去,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生命难保,而若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

从此开始了南北和谈,商讨让清帝主动退位,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果不需要流血,就走向共和之路,那自然是革命党人最希望的结果。

由于袁世凯当时手握军权,且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只好选择短暂性失忆,开始为袁世凯洗白。

后来,袁世凯逼迫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和逼迫孙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如愿以偿地成为成为第一任正式的大总统。

再后来,袁世凯派人刺杀宋先生,恢复帝制,自己当皇帝,终于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引发了倒袁的护国运动,终究是名裂身死。

看他这一生,袁世凯就是个两面人,最擅长左右逢源,在两派斗争中捞取政治资本,所谋的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是个人私利。

虽然袁世凯也推行了一些民主举措,但其人品极其败坏。他满嘴仁义,却是最坏的伪君子,说袁世凯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那是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