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酒海钩沉 > 第18章 穷酒尽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凭陶渊明的性格,没钱买酒当然不会去偷去抢。

在《饮酒》组诗其十四中,有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这就是说有熟人知道老陶爱喝酒,所以来拜访时候,人家都带着酒壶来的。反正他种地的嘛,房前屋后黄瓜番茄豆角什么的,随便都能扒拉几个菜。

其十八里,更是把自己没钱买酒,朋友相送说的清楚明白。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这几句说了,家贫没钱买,有好事者开着车给送。为啥说开车送酒来呢?您看在其十四人家只是挚壶,拎壶酒来的。

而其十八中呢,则是载醪,既然是载,那就不是提着一个小酒壶来的了。

最后,陶渊明还不忘给自己开脱。其二十最后一句,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意思就是我办了很多错误的事,但那是喝醉了酒,您别跟我一个醉老头一般见识。

陶渊明的酒量想来不会小了,但架不住天天喝,所以喝醉的时候还是挺多的。如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顷。咱也搞不懂一觞酒顶现在多少毫升,反正喝了一觞后,杯里没了,酒壶也就倒了。您各位想想,酒杯酒壶东倒西歪的,肯定是喝多了才有的现象。

喝醉时候眼睛犯晕乎啊,所以才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估计是眼睛斜着呢,要不然在东边看到南山,可不就是斜眼才有的效果嘛!

老陶虽然隐居在乡下,心里却对悠然自得的生活非常向往。

着名的桃花源记,描写的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那片与世隔绝的乡村,一群秦朝时候躲进深山老林的人们,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说是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嗜酒如命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除了描写世外桃源那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善良的人们,也没忘了酒的存在。听说从外面很精彩的世界来了客人,家家户户杀鸡宰羊,美酒佳肴的款待打鱼人。

桃花源当然不存在,所以抠里面的细节没什么意义。如果非得找出来一些不合理之处,那就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秦朝到东晋,五六百年过去了。要知道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一群不可能太多的人,住在一片不那么大的区域,优生优育肯定不存在,近亲结婚傻子遍地倒是有可能。

其次几百年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去进来的,那地方的隐秘程度绝对达到了绝密级别的。

最不靠谱的就是没有压迫。

因为在任何时代,有坐轿的就得有人抬。别看表面上说的都是一份工作,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那怎么不让我坐轿,你来抬呢?

所以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只能是理想中的产物。假如真的无政府状态,没人管理,肯定得乱套。

不说大道理,就说街头城管和小贩的关系吧。本来就不那么宽的路,两边被各种做小生意的占用,您觉得不管能行吗吗!

我们吐槽恨那些贪官,假如把我们放在那个位置,说不定比人家还贪。

理想归理想,现实就是现实,陶渊明没等来想要的生活,公元427年,62岁的陶渊明与世长辞。

陶渊明穷则是穷了点,但给他送酒的还真有那么几个,要不然凭他种地那点收入,拿什么买酒喝啊。

其中经常送酒的人,有个叫王弘的,知道老陶既穷又爱喝酒,就经常派人给送酒。

颜延之更是一次性给两万块钱,指名就是买酒的钱。陶渊明更是把钱一下子全给了酒馆,算是预存吧。也幸亏那个年代没有电信诈骗和忽悠老百姓充值,然后跑路的,否则这两万块钱不就打水漂了。

陶渊明的作品中,有大量跟酒有关的描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来看看。

南北朝时期,混乱征战算是家常便饭。

野心膨胀的刘裕,已经被封到了宋公,皇帝成了摆设,刘裕才是东晋的实际大掌柜的。

打下了长安,刘裕便着急慌忙的赶回建康,想要登基称帝。结果刚到手不久的长安又丢了不说,还因为内讧损失了王震恶沈田子等大将。倒是便宜了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占领长安。

刘裕想做皇帝,得先找算命先生算一卦,说东晋还有两位皇帝的命,得等到俩皇帝做完才能改朝换代。

其实刘裕是不信鬼神那一套的,但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耐着性子再等等吧。不过看着现任皇帝司马德宗虽然傻乎乎的智商不够,但是人家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这么干等还不得到猴年马月呀。所以刘裕需要给他加快死亡进度,以达到早早登基的目的。

于是派王韶之瞅时间,用毒酒鸩杀司马德宗。

不过司马德宗的亲弟弟司马德文可不傻,知道自己这位哥哥智商堪忧,所以天天形影不离的跟着保护。括弧,除了哥哥培养下一代的时候。

也是赶巧,司马德文这几天生病,留下司马德宗落了单。王韶之见机不可失,也顾不上回去拿毒酒了,就地取材解下裤腰带,将司马德宗给勒死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怎么回事,都看透了,都不敢说。

按说司马德宗被勒死时候才三十七岁,正值壮年时候,凭王韶之一个人对一个,真打起来也不一定谁干的过谁。估计是当时冷不防的套住脖子,没力气反抗了。

算命仙说了,还有两任嘛,所以刘裕立司马德文做了皇帝,这就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

皇帝肯定还是傀儡,上台后不得不按照刘裕的指示办事,于是加封刘裕为宋王,加九锡,也就是说,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其他一切都按照皇帝的待遇来。像什么享受特殊津贴,全额医保啥的,肯定都是最高级别。

到封地寿阳的刘裕等不及呀,这都到花甲之年了,再不努力就老了。

但是禅位这种事,他不能自己提出来,毕竟害得要脸呢不是。

于是刘裕大摆宴席,邀请在寿阳的文臣武将坐下来好好喝几杯。

酒兴正酣时候,刘裕感慨的说,我刘寄奴本是一个穷小子,如今皇上封我为宋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享受的荣华富贵,可都是皇上给的呀。现在我已经老了,打算退休养老,各位以为如何呀!

估计当时喝酒喝的正高兴呢,也大多数有点小晕乎,基本上都没琢磨刘裕到底是啥意思,就一个劲的拍马屁。说宋王您能急流勇退,品德之高尚可谓亘古未有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