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78章 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怔怔的看着画面变黑,这一刻,各朝都陷入一片死寂,许久没有出声。

大秦,嬴政沉默了,他已经沉默很长时间了。

不仅仅自古英雄迟暮最为悲情,更为悲情的是,他身为一介帝王,从黄兴与蔡锷身上感受到的,是不甘。

深深的不甘!

“带着满心的不甘得走,一定很难受吧?”

这一刻,祖龙低语着。

作为帝王,他会先入为主的代入,反对这些革命者的反抗、起义,认为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可是作为历史炎黄之人的一份子,他又希望他们能胜利,壮士未酬身先死,是大遗憾!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绪,在嬴政一人身上浮现。

西汉,司马迁依旧在狱中撰写《史记》。

他染血的手指,突然停下了,怔怔望着天空,眼里带着悲戚。

“走了,都走了……上一个时代的先驱者,都走了……谁来接过他们的火炬?”

他扪心自问着。

大唐,李世民心中压抑。

身为一位帝王,本应雄心壮志,再壮烈的牺牲,他都见过,本应无可动摇的。

可是看着此刻的画面,他却觉得有几分难受。

“时间在走,岁月变迁,最开始的一代代少年,终将老去、凋零,然后退出历史舞台。”

“下一批登台者,又是谁?”

身后,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同样悲戚着,可是眼底却隐隐充斥着希望的亮光。

南宋。

文天祥一身白袍猎猎,目光深邃的望着上方天幕,心中纵有百感交集,更与何人说?

与这破碎的山河说?

与挥着屠刀的敌寇说?

与懦弱的皇帝说?

“一批批人老去、死去,一批批新人要来了,他们将在这更加风起云涌的大世崭露头角!”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哈哈哈……”

唐朝,李白更是狠狠灌了一口酒,放声大笑着。

于是就在李白的大笑声中,天幕中文字浮现。

【历史为何引人注目,让人神往?】

【因为那是过去真正发生的事情,古书的随便一页,甚至随便一行,一段文字,便是某些人辉煌或普通的一生。】

【一代代人,活跃于古史中,为了一个念头,一个理想,奋斗一生,可歌可泣。于是这些前人的努力,成就了后世的我们。】

【中华之所以能成立,且一步步走向辉煌,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

【也许现在混乱不堪,群龙无首,看不到希望,可是哪怕山河再破碎,世道再黑暗,这些人都会昂首挺胸,去改变,去变革,先从思想。】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却比洋枪火炮更加艰险,因为你们没有觉醒过,所以不会知道——一个愚昧麻木的国民,灵智觉醒之后会爆发怎样的力量,最终,一位,两位……百位,十位,人人崛起,人人觉醒。】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辉煌?】

随着文字落下,新的画面出现。

与西后慈禧去世的1908年一样,1916,同样迎接了多位人的死亡,他们的死,引领一个时代的落幕。

于是崭新的1917年来了。

这一年,府院之争越来越强烈,北洋各大军阀逐一开始分裂。

如果你有幸生活在年代,就会看到外面枪声不止,大小战乱不断。

外忧东瀛还未解决,我们自己人就先为了利益打起来了。

但这也是文化觉醒的一年。

在此之前,中华的思想文化是一片沙漠,直到他们来了。

画面浮现。

蔡元培早就回国了。

从德意志回来的他,依旧戴着一副老式圆框眼镜,看起来十分老气。

可是一双眼睛,却更加深邃了,充满了忧国忧民。

往昔的暗杀团,信奉以暗杀救国,只是小打小闹,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在德意志留学的那段时间,他又找到了一条新的救国之路——‘教育救国’。

这些年,他没有从事革命,但是做的事情,依旧和革命有关。

他勤工俭学,资助一些有潜力的学生走出国门,海外留学。

也许,新中华的希望就在他们的当中呢?

这一年,他正式出任了北大校长。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望着眼前百余人的学生,他心潮澎湃,在心里喃喃自语:“这个国家的希望不在现在,而是在未来!”

“在每一位菁菁学子当中。”

“救中华不是一个人的举动,也许,人人都可以救中华!”

没有比他更爱这群学子的。

未来这些学子,他更是请到了《新青年》的创立人,陈仲甫,邀其北上。

“来北平吧,我的学生们,他们都是你所期盼的‘新青年’!”

蔡元培诚挚发出邀请。

陈仲甫答应了。

文字浮现。

【于是,《新青年》编辑部迁徙北上,也是在北大图书馆里,他与另一位只见过一面,却早已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重逢了——哦,他看起来并不年轻。】

【与此同时,海外的沙俄,也正经历着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首战的阴影笼罩整个沙俄,为了反对战争,各城市同时掀起罢工运动。】

1905,是‘流血的星期日’。

他们热烈高呼:“打倒战争!”

“我们要面包与和平!”

【后来,轰轰烈烈的‘二月革命’开始了。】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这漫长的一年,犹如一道新生的光,进入了这些人的思想,一瞬间,前方道路不再黑暗了,而是亮起了一盏明灯。】

画面浮现。

李守长正大量阅读着海外的时报,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无不深深吸引着他。

他备受鼓舞,更加坚定自己正在走的这条路了。

于是他拿起了笔,洋洋洒洒,撰写多篇文章,推崇十月革命。

《庶民的胜利》、《新纪元》……横空出世。

李守长仿佛找到了民族正确的道路,兴奋的呐喊着。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

“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