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 > 第84章 要做寒夜的第一个发声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要做寒夜的第一个发声者!

现在,金色文字璀璨显现于天幕之中,伴随着道道电闪雷鸣。

充满了神圣感,仿佛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一般。

这群文人在经过时代的洗礼以后,终将成形,变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秦。

嬴政和李斯都没来由的颤栗了一下。

明明没有风,却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新文化运动……”

他们紧紧抿紧了嘴唇,喃喃自语:“自古只听说过‘反抗的歌名’,思想,也能革命吗?”

犹豫了一下,李斯还是出声说道:“陛下,您还记得我们大秦统一之前吗?也是那样‘诸子百家证明’,谁都想证明自己的思想是对的。”

“但是现在没有了。”

嬴政流下了汗水:“他们失败了,大秦的帝制不需要其他声音!”

“但是他们会成功吗……”

伴着喃喃之声,嬴政、李斯二人目光又落在了天幕上。

春秋,各个时代。

孔子、孟轲、墨子、还有骑牛西去的老者,这一刻全部老泪纵横。

“终于看见一些曙光了……”

“多年沉寂,只为这一刻迸发!”

这些古人激动。

唯有孔子有些惆怅。

原来后世的人称他的思想教义为‘孔教’。

他的本义是希望‘天下大同’的,但这反而被后世利用成控制人心的封建工具了。

但是错的不是他,而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明朝。

张居正日益苍老,眼光垂眸,看到这里,他有种恍如隔世的梦幻感。

他难以想象,这是过去那个封建、腐朽的国度演变而来的吗?

几千年的封建,想把国民的灵智关押,却还是有一群人挣脱出来。

他们不仅局限于自己觉醒,灵智开化,还要带动更多的人觉醒,最后蔓延至一个大国。

何等伟绩?

何等辉煌?

“陈仲甫、李守长、胡适之、钱玄同……实乃民族之大义者!”

天幕中,很快出现了新的文字。

【在这一年里,这些人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们手里握着两杆旗帜,科学与民主,所有变革底气所在。】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希望他们的国度会是第二个沙俄,十月革命能在沙俄成功,也就能在中华的土地上成功。】

于是画面浮现。

1917年的元旦,天气还很寒冷。

当家家户户还沉浸在迎接新纪元的喜悦中时,胡适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改革的新道路了。

“‘之乎者也,是知也’的文言文太晦涩难懂了,一般的民众怎么听得懂?首先就得进行文学改良。”

“我们应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这个戴着圆框眼镜,从海外归来的青年拿着笔,默默思考良久,终于找出了一点曙光。

他提出笔,写下了‘八不义’——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学的语言应该都是白话的,通俗易懂的,文体是自由的。”

一夜奋斗,天亮了。

胡适一夜未眠,可是却丝毫感觉不到困倦,相反,依旧精神抖擞。

他发自内心的感到兴奋,因为他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画面一转。

北大礼堂,陈仲甫开始演讲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创办《新青年》,我回答,为了救国。”

“有人笑我,救国就靠你们提起笔杆子,写写文章吗?我点头了,因为我们写的不止是文章,还是新文章,新思想!唤醒国民灵智的!”

说这话时,陈仲甫瞪着眼睛,话语铿锵,文人气十足。

台下青年学生们目光如炬,静静看着。

“咱们被欺负惯了,学会知耻而后勇,怎么勇?莽勇!想当然的勇!”

“人家洋枪洋炮,咱们也跟着添置洋枪洋炮,以为这样就没事了,结果人家照样打过来;革命者们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终于推翻了大清的统治,建立了民国,以为这样就改朝换代了,可结果呢?洋人们还是欺负我们,该怎样还是怎么样,没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陈仲甫目光环视全场,双手背负身后,自问自答:“归根结底,是思想觉悟不如人家!思想觉悟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这样,国家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前人们不是没有改革过,但他们的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想一次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说通透点就是‘洗脑子’!”

声音更加大声。

“用世界最先进的真理,来武装我们,由内而外,由幼至老,这样国家才会崭新。”

“科学与民主,就是武装我们的武器!”

“凡是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要摒弃!”

“哗……”

“嘶……”

说到这里,礼堂里旁听的人开始变得哗然起来,甚至有几个已经面露惊恐之色,开始倒吸冷气。

陈仲甫这句话太可怕了!

意思是要摒弃孔孟之教,由科学与民主取代他们。

陈仲甫知道现场已经引起哗然了,但是他跟没看见似的,继续昂扬演说。

“或许你们不解,你们甚至困惑,我们都要去做,从心入脑的深入进去!就先从文字开始!”

“说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写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文字,做那万民启蒙之师!”

这一刻,震撼至极。

礼堂内,一开始感觉到荒唐,震惊的学生老师们渐渐的开始涨红了脸。

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摈弃老祖宗留下之物’的说法,他们喃喃自语着:“说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写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文字……”

往后每天,陈仲甫都会去宣传《新青年》的主张,风雨无阻,夜以继日。

一次演讲结束后,胡适神色凝重的来到陈仲甫身后,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般。

正欲开口,陈仲甫却打断了他。

“我知道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的,必定布满荆棘!”

“得坚持下去啊……我们不发声,就没人发了,这个国就会一直沉沦下去……”

陈仲甫的眼里,带着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