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二十四章 替罪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一早,李延庆起床练了练刀,便到餐厅享用早餐。

未多时,司徒毓身披常服,打着哈欠走进餐厅。

最近这几日司徒毓算是好好休息了一阵子,身为司法参军却不用处理公务,不去衙门点卯也没人管他,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简直舒爽。

司徒毓刚坐下就问道:“三郎,最近风传朝廷发来的寿州捷报有假,这事你听说了吗?”

你小子都听说了,这“谣言”确实传得有够快的...李延庆停下舀粥的勺子:“早听说了,我其实很早就觉得那捷报有些问题,但这捷报毕竟是朝廷发来的,我等作为朝廷官员,断不能对捷报持有怀疑,此事你就与我在私下聊聊,切莫说出去。”

就捷报一事,李延庆认为对司徒毓并无隐瞒的必要,反正顶多再有个两三日,朝廷的处理办法估计就会发下来,纸终究包不住火。

“我保证不对外乱说,你快说来听听。”司徒毓双手撑在桌上,上半身向前倾斜,就像只好奇的猫,甚至连早餐都顾不上吃。

餐厅中只有自己与司徒毓两人,李延庆也不藏着掖着,语出惊人:“其实,这寿州城一直就在伪唐手中。”

“你说什么?寿州城还在伪唐手中?”司徒毓脸上霎时血色全无,慌忙问道:“那这捷报岂不是假的?这,这,这到底该如何收场?”

“谁知道呢。”李延庆倒是一点不急,夹了块碧玉晶莹的腌胡瓜到碗中:“不过朝廷自有解决之道,你无须着急。”

胡瓜也就是后世的黄瓜,略微腌渍,就是极开胃的爽口小菜。

“可若是这捷报为假...”司徒毓的脑海里霎时间闪过无数条恶劣影响,直接挤炸了他的处理中枢。

司徒毓仰着头看了会天花板,眼皮不断开合,如是半刻,终于是缓了过来。

“三郎说的对,我何须着急?”司徒毓快速端起碗筷:“我就一小小的司法参军,此事与我无关,该吃饭时还得吃饭。”

李延庆笑了笑:“这就对了,该吃就吃,哪管他洪水滔天。”

再过一阵,估计捷报都是小事,也不知滁州能不能撑到下个月,为了一行人的安危,自己还得早作准备...李延庆淡定地喝完最后小半碗粥,放下瓷勺:“我先去州衙公办,你就在府上休息,有事我会派人知会你。”

司徒毓埋头喝粥,含含糊糊地回道:“嗯,慢走。”

李延庆骑马赶赴临时州衙,途中路过昨日开工的州衙重建工地,见工地上不少熟悉的面孔正在挥汗劳作,略感欣慰:自己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唯一的缺陷就是没将重建州衙的监督权揽到自己手里,总有那么点不放心......

重建州衙之事,由赵匡胤麾下都头王仁赡负责。

李延庆本想争取一番,也好给司徒毓找个活干,可赵匡胤并未同意,而是一力做主,将差事交给了王仁赡。

此事李延庆倒也不好置喙,毕竟赵二这会是滁州城实际掌控者。

进到推官衙门,李延庆明显能感觉到气氛与昨日有了变化。

流言已然传开啊...李延庆与几位属下打了声招呼,得知今日并无案件需要自己审理,便照例进了耳房,开始审阅卷宗。

读着卷宗,李延庆的思绪就开始飘忽起来:

朝廷这次到底会如何处置这次假捷报?

李延庆不由联想到了后世:这次不出意外,朝廷应该是拉点官员出来背锅,对外声称这所谓的捷报,是某些官员的疏忽或者错漏......

这样朝廷威望能勉强保住,假捷报也能敷衍了事,只有一小撮官员会倒霉,但朝廷肯定会暗中给出补偿,简直是皆大欢喜。

......

濠州(后世蚌埠市)城外,三万周军分成三座大营,将城池团团围住。

城西一处最宽敞的营帐内,郭荣正在与三位宰执商议要事。

郭荣面容威仪,环顾下首三位宰执:“这捷报一事,该如何收场?”

范质当初同意了这项计策,又是当朝首相,当先开口:“臣以为,可借口是翰林院在誊抄诏书时有所错漏,将几名相关翰林学士革职查办即可。”

既然想出了假捷报的计策,范质当然也想好了处置的方法,二十几名翰林学士中有十几名学士已是垂垂老矣,正好借此机会清洗一番翰林院,同时也好顺便安插点自己人进去。

郭荣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谷与王溥:“你们以为如何?”

李谷徐徐回道:“范相公所言甚是,事后对遭受革职的翰林学士做出适当补偿即可。”

作为次相,李谷虽说并未与范质通过气,但两人向来默契十足也、同气连枝。

两位大哥都表态了,三相王溥当然也只能附和:“臣无异议。”

王溥下意识地觉得这处置方法有些不妥:抛出几名无辜的翰林学士了事?这实在有些过于草率,而且后患隐忧不少,但他一时半会又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

“那就这么定了。”郭荣面无表情,吩咐道:“此事由范卿负责,处置方法一定要能服众,切不可有损朝廷威望。”

范质心领神会,轻轻低头:“臣遵命。”

郭荣如此急着处置假捷报一事,其实与周军攻打濠州城不顺有关。

两日前郭荣领军疾行至濠州城下,便立刻领兵亲赴城下,向城头守军亮出皇帝仪仗,并派出嗓门大、懂淮南口音的士兵到城前喊话,声称寿州已破,只要郭廷谓愿意献城投降,周朝愿意给他正任节度使的位置,还会善待城内守军与居民,绝不杀降。

当时见濠州城头有所慌乱,郭荣预感到自己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城池,心中甚是欣喜。

可没过多久,城头就恢复了平静,只传来旌旗迎风飘荡的声响。

郭荣不死心,又派力气最大的几名弓兵,将数百份劝降文书射入城内。

但等了半日未能等到想要的结果,郭荣终于按耐不住,下令全军攻城,想试探下城中虚实。

可周军刚靠近城外的木蒺藜阵,想要拆除这些守城设施时,城头就是一阵箭羽浇下。

终于,周军顶着盾牌,拆掉了城外的蒺藜阵,拆掉了几圈木拒马,靠近了护城河前塞满木刺的壕沟,城头却传来了守将郭廷谓中气十足的吼声:“周皇何必行此猥琐之计,寿州城依旧在我大唐手中,我郭廷谓绝不会有愧于唐皇!”

作为濠州守将,郭廷谓并不清楚寿州城是否还在南唐手中,他虽然早就听闻寿州已被周军攻克,也派了不少探子去寿州打探,但皆有去无回。

但这并不妨碍他果断地否决周军的宣传,对城内守军,他声称“寿州城破”是周军的奸诈计谋。

郭家父子两代驻守濠州几十年,在濠州城里郭廷谓可谓是一言九鼎,守军们当然不会相信周军的劝降文书。

如此,李重进提出的“无中生有”之计全面破产,再无实现的可能。

而一些州县已经向朝廷发来奏章,隐晦地询问捷报的真假,郭荣心知必须尽快处理此事。

范质提出的建议很合郭荣的胃口,郭荣也早就不满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以及一帮垂垂老矣的翰林学士,正好借此机会,让徐台符告老还乡。

所以,郭荣还特意吩咐范质,令他一定要以朝廷威望为重。

只要将翰林学士承旨抛出来顶罪,朝廷威望自然也就能保住了。

范质也不含糊,从大帐中出来,立刻就去了行在翰林院,做徐台符的思想工作。

“徐学士,前因后果大抵如此,朝廷也别无他法,只好勉强委屈你一番,不过你大可放心,告老之后,名望与薪俸朝廷绝不会亏待于你,你的子孙后辈也可照旧荫补,甚至还可破格提拔。”范质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语气很是诚恳。

早在上头要自己撰写“寿州大捷”的捷报时,徐台符就已考虑到自己会被朝廷丢出去背锅的后果。

但他说到底只是个誊写诏书的,哪能拒绝呢?还不是只能硬着头皮撰写诏书。

不过既然已有心理准备,徐台符此刻倒也并不感惊讶,笑呵呵道:“老朽早该告老还乡,如今能为朝廷尽最后一份力,老朽已是心满意足。”

“学士如此通情达理,晚辈实在惭愧。”

范质比徐台符小上不止一辈,这声惭愧倒算是发自内心,但他心中已经在琢磨该让谁来顶替承旨的位置。

“客套话不必多说。”徐台符左手缓缓抚着皓白长须:“老朽该如何行事,还请范相明示。”

“学士只需如此如此...”

郭荣在濠州城下待了两日,在层层城防设施前丢下几百具士兵尸体,领兵踏上了返回寿州的路程。

他此行就带了三万军队,而濠州城中守军足有一万,加之城防严密,守将郭廷谓也并未中计,此番绝无破城的可能。

既然不能破城,那郭荣就只能领兵返回寿州城下,继续啃砖头。

随着郭荣一同出发的,还有几十骑奔赴淮南各地的驿马,他们身怀诏书,以彻底解决之前的“捷报”问题。

诏书半日后就送进了滁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