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仔细的说了说孔子的往事,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唐晓差不多也坐了这么长的时间。

镜头里大家只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倒也不算没意思。

唐晓站起身做了个热身,一回头,大成殿前面有不少人等着上香,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人,估计也都是为了孩子的升学,都想讨一个好兆头。

还有人专门送了几个颇大的花篮,一派热闹景象。

唐晓准备带着大家在这个区域再看看,刚才她直接就去了主殿,没看旁边的东西。

镜头里,大殿的左侧摆着几个摊位,一个主要是卖香,另外一个卖的就是心愿牌。

大家看着这些,才明白,孔庙确实是一个庙,这些东西是每个庙必卖的。

唐晓没有走的太近,只是给大家看了看,然后她的心神就被被一个个金榜题名的告示栏吸引了。

别说,大家对这些也挺感兴趣的。

好几个告示栏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红色的木牌,再搭配上金榜题名这四个字,不用多说,这肯定是祈求能考一个好成绩。

凑近一看。

“孔爷爷保佑,让我孩子能考上清北。”

“985、211等我。”

“上岸,上岸。”

“公考加油!”

“考研加油!”

……

这些牌子上写的字词大家有些懂,有些是完全看不懂。

唐晓之前稍微给大家介绍过后世的考试,像是这个清北,有人猜测这应该指的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还有考研,有些聪明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指的是考研究生。

其他的,大家就不知道了。

唐晓只能一个接一个的解释。

【我先说一下上岸和公考。

上岸指的就是考试成功,算是一种说法。

公考相比于你们那个时代,就算是考科举。

就我先前提到的公务员考试。】

这倒是不难理解,只是那两个数字比较令人费解一些。

【985和211指的都是重点大学,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985。

其实指的是1998年5月份的一个关于几所重点大学的讲话,之后就被叫成了“985工程。”

最后并入这所工程里的总共有39所高校,都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学校。

至于211和这个概念差不多,这个概念的提出时间还略微早了几年,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主要就是面向21世纪要大力发展一批重点大学。

这批学校和985的那39所学校是有所重叠的,只是数量多了不少,总共有115所。

这些学校合起来,被大家称为“双一流”,其实也就是大家概念中的名校。】

100多所大学,这还只是名校。

那全部的大学又有多少呢?

恐怕是大家不敢想的数字。

这个数字就连嬴政都有些心惊,大秦虽然有后世所说的学校,但与之相比,要原始的多,还不如后来其他朝代的那些学堂呢。

早些年最着名的也就是稷下学宫,甚至后世的教科书里也有提到。

教科书里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这样的赞誉不可谓不高。

嬴政想着就算他之后的学校办的再好,在时间线上就已经失了先手。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办一些更为先进的学校,要想达到后世大学的高度,至少也得发展个几百年。

【办学校是要花钱的,越好的学校所需要的资源就越多。

就拿北京大学举例子,学校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财政拨款。

二是功成名就的校友捐赠。

三是学校可能会承担一些国家级别的科研工作,这方面相关部门肯定会有基本的预算拨款。

最后一个就是当地的财政扶持。

北京大学一年要花200多亿,国家一年直接拨款就有50多亿。】

虽说办学校确实要花钱,但也不至于花这么多钱吧。

大家属实有些理解不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花钱主要就是花在了建学校,然后就是招老师,再没有别的地方。

这些都弄好之后就等着挣钱吧。

各个书院不可能免费教书,有名的书院束修就越贵。

能去学院读书的身上都有一二功名,至少也得是个秀才,家里就算贫困,这些钱也是能负担得起的,毕竟自古以来都不缺那些投资才华的富商。

那些县里极有钱的老爷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给那些有才华且年轻的新晋秀才投资,供养他们继续往上考。

他们也只能接触到一些穷秀才了,至于举人,轮不上他们巴结的。

广撒网,大部分钱自然都是打水漂了,不过不要紧,只要有一个将来能够功成名就,这钱就能千倍百倍的赚回来。

【现代的大学和古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科增加了很多。

文科类还好,花钱的地方主要就是聘请一些名师学者再多买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

花钱的大头就是理科,一些重要的实验项目,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实验室,这些要全都搞起来,那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属于是能给多少就能花多少的程度。

另外还有一部分钱花在了网站上,如今是一个知识付费的年代,书籍承载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网络明显更便于人们查询。

每一个学校都会买一些网站的使用权,受益的是全学校的人。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

不知不觉,钱也就这么花出去了。】

学校每年花这么多钱,就光靠那几个来源?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学生的学费占大头吗?

【可以这么说,公办的大学学费不高,甚至于越好的大学,就连吃喝拉撒花费的都更少。

还是拿北京大学举例子,专业不一样,学费也不一样,但绝大部分专业一年的学费是5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加上书本费几百块,再加一个一年1000左右的住宿费。

除开吃喝,一年的花销是7000元左右。

这个价格基本算是所有公办大学的普遍价格,甚至有的还会更便宜一些。】

朱棣想知道后世的大学一年会招收多少学生,大明的国子监早在父皇在的时候就已经有8000学生。

这已经算是盛况空前,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别说,这问题还真把唐晓难住了,光说是大学的话,这概念有点儿笼统,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人都会进入大学,无非就是好学校、差学校的区别了。

更别说每年录取的人数都不一样。

【现在的高等院校已经增加到了3000多所,本科1000多所,再就是专科还有一些成人高等学校。

普通学生高考之后能够选择的学校就是本科和专科,主要依据就是他们的考试成绩。

按最新的数据来看,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291万,各个省市的录取率都不太一样,但高校录取率基本都在90%左右,可以说是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区别就在于学校的好坏。

能考上985学校的只占1.7%左右。

通过这个数据,大家能理解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吗?】

雍正沉思了一会儿,这么看来能上985的也足足有20万人了,对于考试的那些学生来说是百里挑一。

他倒是没想过每年大清的进士录取率,大家好似没有计算这个的想法,不过应当是比后世的这个所谓录取率低的,反正不可能是百里挑一,最少那也得是千里挑一。

这些数据确实值得计算,看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比那些文绉绉的文章直观太多了。

朱棣用如今的大明做了一个对比,20万人能上全国最好的39所大学,这本身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平均下来一所顶尖院校一年会招收5000人,就是不知道唐晓一直举例的那个北京大学总共有多少学生?

【北京大学最新一年只录取了4000多人,本科四年,要是再加上研究生、博士等人,北京大学总共的学生差不多是3万人左右。

这人数只能算是一般,不算太多。】

国子监的学制很多朝代都不太一样,有三年的,有四年的,也有九年的,甚至还有十八年的,甚至同一个时代学习时间也可以互相通融。

学生之间的年龄相差颇大,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30、40岁的中年。

普通贫寒人家出身的人,因为过于优秀被选拔进国子监,学上几年基本也能考个好成绩。

至于那些学无所成的普通官宦子弟,一直找不到差事,在这里待上个十几年也不奇怪。

当初朱佑樘的岳丈张峦就一直在国子监,直到成为了太子的岳丈,才被朝廷授官,一家子也算是鸡犬升天。

大明国子监的那8000人可不是一年的,而是所有学子。

这么一算,这差距好像又更大了。

百姓们有些担忧,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供得起学生上学。

后世的政策虽然好,但也只强制规定了小学和初中,就算父母能供得起高中,可是大学又是一个门槛。

一年7000,最少也是两个多月的工资,攒不下钱来的家庭可完全拿不出呀。

【学生上学除了学费和住宿,花钱的大头就是吃喝了。

越好的大学,国家财政对食堂的补助越多,在学校吃饭比外面会便宜很多。

对于一些家里实在贫困的学生,国家都是有补贴的。

近些年国家扶贫做的很好,只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的孩子,上学都有补贴。

甚至在大学里能拿到一年4000的补贴,各地的政策略有差异,不过至少都是4000。

有一些没有建档立卡的家庭,完全可以申请助学金,申请上之后,一年也有好几千元。

当然有一部分困难的家庭拿不出来学费,对于这些家庭,国家也是想办法让孩子上学。

只要带着相关资料,就可以去县里申请助学贷款,一年能申请6000~8000元。

这些钱在你读书期间完全没有任何利息,只有毕业之后才会产生利息,而且利息很少,要还款年利率基本是5.7%~6.2%。

只要你好好念书,不可能还不上。

只要能交上学费,其余的生活费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

在学校里做做勤工俭学,在周围打打工,就算周六、周天出门去发发传单,一天至少也能挣个100块。

至少自己也能养活起自己。】

大家听的都有些入迷,这些国家出面办的福利政策简直是闻所未闻。

大家总结出来了一句话,只要你能考上大学,那国家就会想方设法让你能上得起。

这话听在耳朵里可真是美妙。

如今谁家要供一个读书人,都是举全族之力,每年的花销很多,不说别的,光说笔墨纸砚就够普通人家受的。

有人算了算那个所谓的助学贷款按最顶格的利率需要交多少钱。

这样低的利息从来没有人听过。

贷款这个词不是什么新鲜词,除了买房买车之外,其余情况基本很少有人跟这种事情打交道。

古人就有些不同,他们大部分人都得需要贷款,而且还是妥妥的高利贷,那种叫做借印子钱。

大部分家庭每到冬天的时候粮食就不够吃了,为了能活下去,只能向那些地主士绅们借钱。

这些钱全都是9进13出。

就是你如果要借一两银子,那些人只会给你九钱,还款的期限一般是三个月,三个月后,你需要连本带利还人家一两三钱的银子。

对于这种行为,一般朝廷是明令禁止的,但可以算作是屡禁不绝。

不仅那些地主士绅,就连当官的也敢顶风作案。

《红楼梦》里,王熙凤也会私底下放印子钱,谁叫利率这么高?

只要有钱,基本就是钱生钱,恐怕没人会不心动。

受苦受难的就只有百姓,普通断粮还好,借上一两银子周转,利息不算太多,努力努力也能还得上。

要是家里有人再生个病,那要借的就更多了,基本就是个无底洞,是不可能还上的。

还不上钱,那也好办,没钱就只能拿人抵了。

男的卖去挖矿,女的卖去青楼,小孩卖给人牙子……

老老小小总归是能卖上点儿钱的。

要是还不够,这些人反正又没死,卖给人家做工说不定也能攒点儿积蓄,可以慢慢还。

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丝毫抵御风险的能力,别说是天灾人祸了,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病都能整的全家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