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天幕渐渐转过。

第一个选项渐渐黯淡下去,小金龙再度飞到第二选项旁,呼的吹了口气。

【强迫要求女人裹小脚】

弹幕这回激烈的多了。

【这个是真的吧!裹小脚的恶习本来就是起源于明朝的,就是因为他!!】

【《起源于明朝》】

【大哥求你读点史书也不能说出这么脑瘫的话!!谁跟你说裹小脚起源于明朝了?!!】

【啊?不是么,不都说女性裹小脚的恶习盛行于明清么?】

【别开玩笑了,盛行不代表起源,裹小脚确实是封建恶习没得洗,但这事儿绝对不能全都栽锅到明身上。】

【其实从北宋到南宋那会儿,江浙一带就十分盛行裹小脚了,人家北边儿压根都没这回事儿!非要怪,还得怪明朝版图太大,让南宋的恶习给传扬到全国去了!!】

【我靠,又是宋。】

【我凑,又是宋。】

赵匡胤:……………………妈的。

当赵匡胤再度悲愤的恨不得揭竿而起的时候,历朝历代的反应则是极为古怪的。

朱元璋定定的看着天幕,半晌竟笑了。

他搂着马皇后,叹息一声。

“妹子,朕没能为你做到,但也许你所期望的,将要实现了。”

马皇后美目含泪,久久看着天幕不肯回神。

所谓——大脚马皇后。

不是因为马皇后的脚真的大。

而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裹过小脚,较当时盛行的裹小脚女人来说,她称得上一双大脚。

朱元璋爱她敬她,一生将之放在心尖上。

而这样一位爱重的妻子本人都没有裹小脚的皇帝,怎么会强制要求女人去裹小脚呢?

有些逻辑根本是讲不通的,可是没人愿意去探寻。

明朝对女性的限制确实存在,因为南宋太弱,元朝太强,民间无声无息的演化被抹消。

当明朝初立,一切都有了宣泄口,便如山洪爆发。

当然,朱元璋奉行程朱理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演化了这些恶习,导致明中后期越演越烈。

可是对于开国的帝王来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要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治理国家,来让天下稳定,来让百姓吃饱饭。

时代是有局限性的。

与此同时。

历朝历代,已经开始盛行裹小脚的王朝百姓纷纷抬起头来,陷入了沉默和震惊。

原来……所有人都在推崇的风气,竟然是被天幕所不认可的么?!!

所谓上行下效,民间能流传出这种裹小脚的风气,也都是学着宫廷中的大人们照猫画虎的!

但是现在天幕说——它不认可裹小脚!!

如今,这天底下,还有比天幕更大的大人么?

在无数人心中,坚不可摧的裹小脚风气在那一刹那转变——那是神仙都不认可的东西啊!!

无数正在按着小孙女小女儿缠足的长辈匆忙扔掉手中布条,慌里慌张!

忍受着痛苦裹脚的女人们痛哭流涕,一边嘶喊一边疯狂的扯着脚上的绷带。

而宋以前的皇帝们则十分不解。

嬴政眉头蹙的紧紧的,不认同道。

“强行把脚裹小?那岂不是不能走路了,开什么玩笑,女子难道就不是劳动力了么?”

刘彻撑着下巴挑眉,隐隐怀念。

“切,这些后世皇帝真不解风情,有些美人美就美在那一双玉足上,用起来很是一番趣味……”

李世民耿直的面露嫌弃。

“什么爱好,那好看么?!”

……

裹小脚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

有说南北朝时,又说南唐后主李煜时。

后来,赵匡胤灭了南唐,这一风气便传到了北宋。

北宋年间其实还好,而到了北宋后期与南宋时,这一风气便渐渐旺盛起来。

从“大脚马皇后”这个说辞中其实也能看出来,元末之时,民间的裹脚风气已经尤为普遍了。

女子或被迫,或“自愿”,从小自断双足,行走如在刀尖,用一生去上演“小美人鱼”般的童话。

天幕前。

马皇后抹掉了泪水,轻轻转过头来。

她抿了抿唇,有些犹豫道,“重八,我……”

朱元璋拍了拍她的手,颔首叹息。

“妹子,女人的事儿咱不懂,你只管去做吧,咱永远是你的后盾,遇见什么困难了,记得多和咱商量。”

于是,马皇后便提起裙摆,如飘扬的蝴蝶一样飞舞了出去。

裙摆之下,是一双不必再隐藏的“大脚”。

……

【八股文】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八股取士,兴盛于什么时候呢?明。

大部分人的印象里,明=朱元璋。

好嘛,一句话瞬间让老朱享受了一把和秦始皇一样的待遇。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谁也别嫌弃谁,死了到地底下背的锅差不多。

老朱活着的时候挺不稀罕秦始皇,死了挨得骂倒也没少到哪里去。

弹幕幽幽的划过。

【奋六世之余烈,背七世之黑锅是吧(狗头)】

【嬴政:这我熟啊(狗头叼花)】

【说实话,多读点书也能,把历史唯物主义学明白点,也不至于揪着这个点死咬不放。】

【八股文对于明末之后来说,确实是腐朽落后了,但是对于明初来说,这是一种绝对的进步思想。】

【再说了,现在咱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八股么(狗头)】

【《高考作文》(狗头)】

……

明初,朱元璋恢复科举。

将科举取士的标准进行了一个框定。

比起隋唐时期杂乱无章,以至于世家门阀掌控朝堂的局面(试卷不遮名字),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官方从未要求过应试学员需要某种特定的格式来写答卷。

但是由于科举上岸后的铁饭碗太香(考上了就是正处级干部),导致内卷太过严重。

当第一个吊打全场的内卷之王八股文出现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好像高考作文从来没人规定过你一定要用某种格式去写。

但是大家都在背范文,你不背,除非有极端的天赋(文言文、诗词歌赋),否则就是在大环境下会吃些亏的。

八股文本身没错,错的是僵化和不变。

……

画面缓缓转过。

一袭龙袍的帝王负手立于大殿之上,目光悠远的看着没有落点的远处。

他吃过饥饿的苦,从饿殍遍地的元朝末年,蹒跚着爬了出来。

他吃过无能的苦,端着碗毫无尊严的乞讨,挣扎着活了下来。

他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他掌了天下权柄,妄想着让天下如他一般的布衣。

吃的饱饭,学得一身文武艺——有尊严的,活着。

天幕画面上,渐渐地凝上了几个金光大字。

【洪武之治】

在洪武之治下,百姓再不必担忧地里的田粮被无缘无故的抢了去,纵然丰年也颗粒无收。

在洪武之治下,刨地的农民抬起头,望见了一条通往希望的大路,考取功名便逆天改命。

科举,这个曾在历史上留下了璀璨一笔的制度。

在大明王朝走向了巅峰,并且真正意义上具备了它本该拥有的内含。

——平民百姓,亦可跨越阶级。

这与秦时的军功爵制度,何尝没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这,是洪武。

明月相伴,匹马单刀,为天下博一条生路!

他以布衣自居,平和如初。

站在田边,仍旧像是寻常老汉。

他不以救世主自居,可他实实在在的,是一位救世主。

无论后世如何争论,无论天下如何妄议。

恨你者,有之。

爱你者,亦有之。

无论如何,朱元璋,你的功绩都不会被抹消。

这,是洪武。

帝王平静端坐在庙堂之上,文武百官规矩而又寂静,无声的整理着朝政。

龙袍翻卷,举手投足。

便成就了盛世大明。

这,是洪武。

天幕前。

朱元璋定定的看着天幕,神色看不出深浅。

文武百官想跟着激动,顺便拍拍马屁。

但是脑子里紧紧绷着的那根弦还没散。

于是他们笑不出来,哭丧着一张脸,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嚎啕大哭!!

不是啊,天幕神仙,天幕爷爷。

您还没说,那最后一个选项到底是真的假的啊?!!

就算它是真的好了,您倒是多少给透个底儿啊!!

对咱们来说,那才是关乎小命的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