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恭州城,秘书处。

秦国城、韩子德、张坷涵以及肖恒的两个学生李民、张二小拉着木头凳子坐了一圈,而在他们“包围”之中的,则是内务部部长张岚。

之所以做出这“三堂会审”的姿态,还是因为沈钧一家被捕的事。

沈钧作为前朝宰相本身就是大儒出身,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暂且不提,在朝堂之外的名声甚至要比赵朞这个皇帝还更高一些,不说是一呼百应至少也是跺跺脚就能让整个士林震三震的大人物。

而沈钧在暗地里串联地主捂粮不卖哄抬粮价这种事,在主流社会来看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这个年代的主流意见表面上看是读书人的意见,但实际上却是被地主阶级所把持的。

毕竟“耕读传家”可是读书人最推崇的生活方式,而有能力耕读传家养得起读书人的,肯定不可能是普通佃户。

哄抬粮价在秦府看来是天大的罪过,但在“主流民意”看来却无伤大雅,所以矛盾就产生了。

秦府若是以这个理由来给沈钧定罪的话,那可是要得罪天下读书人的……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读书人背后是地主阶级,地主靠左手借贷、右手卖高价粮的循环来做大。

而一旦沈钧都被定了罪,那么地主阶级哄抬粮价的这只手可就被斩断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沈钧的被捕让蜀地的读书人群情激愤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这些读书人就不知道哄抬粮价不对吗?当然不是!他们什么都清楚,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读书人永远是最拎得清的。

这就叫嘴上的仁义,心里的生意。

而现在的秘书处中,也恰好是三个传统的读书人外加三个秦府嫡系,所以他们之间的意见不一也就在所难免了。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给沈钧定什么罪,毕竟批捕沈钧的命令是肖恒亲手签的,这是他们绝对无法修改的,但在罪名的量刑上肖恒并没有指示,也就给了他们争论的空间。

“……别忘了沈钧乃是前朝国相!如此草率的处理毕竟激起天下民愤!”

秦国城义正言辞的说。

肖恒的这个大舅哥是传统的读书人,当年也是状元出身,留过京也外放做过官,最后又调回了中央进了翰林院,可以说是个非常符合传统观念的宰辅之材。

他混迹官场这么多年,其经历多半与秦荐的官途相关,但毕竟也算经历过浮浮沉沉,自然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价值观。

在场三位读书人中,秦国城是最坚定的给传统读书人立场站台的人。

“哦~~~前朝?”张岚声音微微上挑,阴阳怪气的挑衅道。

如果换个油滑点的官员,此刻必定不敢与秦国城唱对台戏的,毕竟秦国城可是肖恒家的“自己人”。

然而张岚却不在此列。

要知道想当初即便是肖恒他都是看不顺眼的,之所以拜在肖恒麾下完全是因为他爹的命令。

而后张岚也经历过了一些事,最终彻底拜服了肖恒,人生观和世界观经过大幅重塑之后,不说与肖恒完全一致但也相差无几了,否则肖恒也不会放心他坐到内务部部长这个关键的位置。

事实上从实权上讲,内务府所掌握的权利远超整个秘书处,但由于秘书处是服务于肖恒的关系,所以秘书处不仅有直达天听的手段,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秦府的政策。

所以从地位上来讲,秦国城这位秘书处的隐形处长足以与张岚分庭抗礼。

“你!”秦国城似乎很少遇到这种挑衅,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回击,只是瞪着张岚说不出话来。

“张部长有什么意见可以说嘛,大家都是同事,不要总这样阴阳怪气的……”张坷涵说了张岚几句,随后却话锋一转,“不过沈钧犯了法,咱们就应该按法律程序走。至于他是不是前朝宰相其实并不重要。”

比起秦国城,张坷涵的履历可就暗淡了不少。

首先张坷涵是榜眼,并非当科状元,比起另外两位状元出身的文人自然矮了一头。

其次张坷涵乃是归正人出身,光这身份就不容于南宋官场,所以官位也只是个编修。

最后最重要的是张坷涵没有秦国城那样一个好爹,也没有秦幼萱这样的一个好妹妹。

在三位传统文人之中,张坷涵虽然“学历”最低,但却是接触秦府体系时间最长的人!

没错,他接触秦府体系甚至比秦国城都早,也比他更了解整个秦府是如何运转的,所以他很清楚一件事——秦府所创建的政权并不依靠传统文人体系!!

这一点很重要!

再加上张坷涵至今仍是秦府学校的语文老师,不仅了解肖恒所一手建立的这个学校培养人才的效率有多高,而且本身还以此得到了巨额的政Z资本——

——因为他在秦府教学时间很长的关系,上到卢淳下到一年级小朋友,遇到他可都要叫问候一声“老师好”的!

甚至在座另外两位秘书处的成员平日里遇到了也得主动行礼并说“老师好”!

所以张坷涵在秦府的不仅地位超然,本身对于秦府的各种理念也是非常认同的。

在传统官场上张坷涵是被排挤的小透明,而在秦府这边他却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不提别的,光是身份认同感他就远高于另外两位文人。

所以,对于沈钧案究竟怎么办,他的态度更倾向于公事公办——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当然目前法律的最终解释权抓在肖恒手中,所以张坷涵的态度中立之中微微偏向张岚。

“我只是觉得,国城兄膝盖软了些,区区一个前朝宰相就压的他抬不起头来了……前朝宰相都是如此,那你遇到前朝皇帝岂不是要三叩九拜了?”

张岚一脸笑容的说着最扎心的话。

“你!我不是怕沈钧,我怕的是天下大势!怕的是众生悠悠之口!”秦国城挺胸抬头两眼平视,自有一股威势。

“呦~~大义凛然秦国城,浩然正气国城兄哦!”张岚继续阴阳怪气。

“好了,谈事就谈事,不要扯到别的地方去。”韩子德微微皱眉,“张兄,大家都是同朝为官,请您口下留德啊……”

“好。”张岚点头。

张岚的态度之所以有所变化是因为国公府那超然的地位。

首先靖国公韩非被肖恒视为长辈,而在秦府尚未成长起来的时候国公府对秦府多有爱护,肖恒本身虽然没说但却是真心实意的把韩非当做一个可敬的长辈……虽然这个长辈有时候出的事不那么正经。

另外除了韩非之外,国公府二少爷与肖恒就差拜把子了!而且二少爷韩子青为人简单耿直,也是帮秦府出了不少力的——甚至到现在他还在当个普通的货车司机满四川的跑。

也正因为如此,韩子德虽然与秦府体系交集不多,但张岚却也敬他三分。

“咱们还是回到沈钧一案……沈钧虽然已经没有在朝为官,但毕竟他的身份和声望在这摆着呢!将如此德高望重的大儒发配去挖矿……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韩子德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子德兄的意思是刑不上士大夫?”张岚虽然敬他三分,但也面对理念冲突却不肯退缩,“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咱们秦府最讨厌的就是刑不上士大夫那一套!在这儿,没人能享受特权!”

当着秦国城的面反驳说“咱们秦府”云云,估计有外人在场都得听晕喽——难道秦国城不是秦家少主吗?

抱歉,还真不是。

在张岚眼里,这只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酸书生罢了——明明完全不赞同秦府理念和价值观,却仍能坐到如此高位,不是靠他妹妹谁信?

其实不光是张岚,所有秦府一系的人都是如此看待秦国城的,而这整个体系的不认同也是秦国城最大的压力来源。

“……”韩子德张了张嘴,但却不知道如何反驳——刑不上士大夫难道不是世人皆知的真理吗?为什么到张岚这里却变了?

孙子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而老子开篇既提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讲的都是一个道理。

在南宋官场,“刑不上士大夫”似乎已经成为了普世真理,然而在肖恒这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真理。

在教育资源被垄断的年代,士大夫阶级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皇帝不仅得拉拢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某些情况下甚至还要受到这个利益集团的操控,所以这才有了“刑不上士大夫”。

但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渐开放,开民智之后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会成为普世真理。

为什么?

因为相较于“天子”,“庶民”才是大多数。

庶民当然不希望自己头上还有特权阶级,更不希望有人侵犯了自己利益之后还能以“刑不上士大夫”的特权逃避法律的制裁。

人所言说之道理,是会随着时间、随着主体阶层的跃迁而改变的,并非所有道理都能永恒常在。

大佬们吵得厉害,而肖恒的那两个小学生却只能正襟危坐的听着。

他们两个不是没有说话的资格,而是没有说话的余地……大佬们的唇枪舌剑他俩根本参与不进去!

甚至别说参与了,就连四位大佬在争论他们都是听得懵懵懂懂。

这两位一年前还只是个普通佃户家的孩子,这一年来虽然读了不少书、经历了不少事,但却没有半点朝堂经验。

肖恒之所以将他们两个塞进来,除了有平衡传统读书人太多的问题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想让他们两个多学多看,为以后执政一方打下基础。

不过随着大佬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两小的目光也不断的往旁边飘……

那里,坐着秦府的最高领袖,可以一言而决沈钧一家生死的真正大佬——肖恒。

面对两小投来的求助目光,肖恒摆了摆手。

是的,肖恒一直都坐在角落里,饶有兴致的旁听那四人的争执。

难道肖恒不知道秦国城的倾向吗?难道他不知道张岚嘴臭的尿性吗?

他当然知道。

这两人放在一起肯定要大吵特超的,但肖恒为什么还要拉秦国城这个传统文人“入阁”呢?

因为有的时候,完全没有反对声音并不是件好事。将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的人拉入执政阶层,并给他们提出意见的能力,这就跟皇帝设立御史制度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为了在自己做错了的时候有人能指出来、拉一把。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错。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把秦国城拉秘书处也是有着这种考量……现在这位不就已经发挥作用了吗?

若是都按照肖恒的意思,沈钧一家斩了就斩了,送去挖矿也就挖了……但秦国城的反对让肖恒意识到,有些事情也的确不能如此简单轻率的处理。

虽然秦府培养人才的能力很强,完全可以不依靠传统儒生体系输入人才,但别忘了蜀地的舆论还掌握在这些儒生的手中!

在四川日报没办起来之前,多多少少还是要给儒生手中的话语权一丝尊重。

“啪啪啪……”

肖恒拍了拍手,终于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公子。”

众人齐声问候到。

“嗯。”

肖恒点头,然后也没找椅子,而是随便的坐到了旁边的桌子上。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对于沈钧这件事怎么处理,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肖恒虽然嘴上说不成熟,但谁都知道这一定是肖恒深思熟虑的结果。

“我的想法是……公审。”

说完“公审”两字,肖恒就开始注意几位的表情。

公审沈钧祖孙三代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给普通民众树立一个反面教材,并且将“法治”的理念灌输到秦府所辖之地。

“公审?那谁来审呢?”韩子德问道。

“那就要劳烦您几位了。”肖恒笑道。

目前蜀地除了秦府所在的益州与恭州之外,其他地方仍然延续着南宋时期的统治——也就是当地都是还有县丞、县令的!

看若是让某位县令来公审沈钧一家,那天知道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所以事实上也就只有秦荐和秘书处的这三位有资格提审沈钧了。

“也好……至少能给沈相一个公道。”秦国城点头道。

“至于公审时间……”秦国城的目光飘向了肖恒。

“你们自己安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