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乘着夕阳余晖走到了长青街,到了牙行门口。

姜阿爹拍了拍牙人的肩膀,说道:“明日过来店里吃饭,今日辛苦你跟着跑一趟。”

牙人高兴应下,挥挥手和他们告了别。

路过菜市,姜瑶叫住了姜阿爹,“阿爹,我去猪肉摊买几根筒骨回去吊汤。”

姜阿爹不解的问:“这会熬什么汤,家里应该做了晚食。”

姜瑶:“晚上吊一锅汤,明早可以煮肉哨子粉吃。”

“哎,我差点忘了,明早还要熬卤水,也要吊汤的,你们先回去,我去买。”

姜阿爹说着自己下车进了菜市。

驴车继续往前行驶一刻钟,进了青云巷,正是做晚食的时间,巷子里炊烟袅袅。

姜妍带着两个弟弟在巷子里和小伙伴们玩跳绳,看到家里的驴车三个小孩呼啦啦的迎了过去。

姜瑶下车牵着两个小弟走进自家的院子,院子里绑着三排绳子,上面挂满的床单、被单和衣服。

“我就猜你们快回来了,洗洗手可以吃饭了。”姜阿娘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说道。

“怎么洗这么多衣服被子?”姜瑶说着去井边打水,让三小只过来洗手。

“今日没开店,我和你阿奶在家无事可做,天气又很好,我们就把家里的床单被单拆下来洗了,顺便把厚的衣服也拿出来晒晒。”

姜阿娘说完又回厨房炒菜去了。

这个家没有闲人,就这会儿姜阿爷和姜恒忙着卸车厢喂驴子。姜妍领着姜诚去厨房拿碗筷,姜浩跟在小哥身后,手上也抓着两双筷子。

姜瑶也不好意思闲着,擦干手,去收晒干的被子和衣服。

最后一抹夕阳消失时,饭菜摆上桌了,姜阿爹才提着六根筒骨回来,“这些筒骨肉都被剔干净,猪肉佬不收钱,白送的。睡前放大釜里架在炉子吊着。”

一家人边吃饭边聊着田地和食肆的事儿,屋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

一弯月牙升起,街上灯火明亮,巷子里昏暗寂静。

“天黑了,收拾收拾吧,洗洗早点睡,明日还要早起呢。”

姜阿爷发话,大家停下唠嗑,分起工来,洗碗的洗碗、烧水的烧水。

“家里有洗干净的黄豆,我来炸一碗黄豆,明早吃粉时可以放。” 姜瑶说着从椅子上窜起来,一溜烟跑进厨房。

炉子烧上小火,热锅凉油下入黄豆,油温慢慢升高,油锅里冒起了泡。

黄豆被炸爆皮了,豆香和油香飘了出来。

黄豆炸酥了,捞出放凉用陶罐密封着。

姜阿爹把筒骨焯水洗干净了,丢进大釜、加一小勺香菇粉,舀入清水。

然后把炉子搬到院子里,架上大釜,烧开后塞了个敦实的树根进去烧。

“这个可以烧到天亮,你们有谁起夜了记得出来看下火。”

而此时,长松街,通政使府。

管家陪着宋祖父在花园里溜达,府里只剩一个主子在,丫鬟仆人也少,偌大的府邸冷冷清清的。

宋祖父沉默着走着,管家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儿子孙子都不在跟前。

管家犹豫了下说:“老太爷,少爷在离开前嘱咐老奴每日午时过去姜家食肆给您买饭食。”

“嗯。”宋祖父应了一声,觉得没什么,这家食肆的饭菜他挺喜欢吃的。

管家接着说:“少爷还让我多关照这家食肆。”

宋祖父还是一副习以为常的神色。

“少爷说,食肆里的小娘子是他的朋友,她如果有事找上门我尽心帮助她。”

宋祖父这下有些诧异了,“小娘子?他什么时候认识的?”

他这个孙子前几年在外游学,这两年倒是待在家里。就是性子越发的清冷,京中交好的朋友不多,更别说是闺中的小娘子了。

管家摇头,问道:“要老奴找人查下这姜家的情况吗?”

宋祖父思索了说道说:“不用了,你就按照他说的做吧,等她有事上门了再说。”

“是”管家应下。

没了说话声,气氛又重回安静,宋祖父这会心情却好了很多,有了一分轻松。

-

当夜色由墨黑色转为鸦青色时,炉子里的火苗渐渐熄灭了。

此时宵禁结束了,城里城外有很多人排着队等着进出城。出城的多是商旅,要离京办事。而进城的多是住在盛京城附近的村民,大家都挑着或用板车推着菜蔬、鸡鸭鱼进城来贩卖。

天光微亮,月消星隐,朝霞露出照着东方,炉子上的大釜只剩下一点余温。

骨汤炖得奶白,院子里都是香味,三花猫从墙上跳下,踩着猫步对着紧闭的房门喵喵叫了几声,树上的鸟雀也啾啾叫了起来。

姜阿爷第一个起床,他先到院子看了眼炉子里的火,然后赶着驴车出门,城门已经开了,他要赶着去买早市的菜蔬和鸡鸭鱼。

巷子里鸡鸣四起时,其他人陆续醒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瑶瑶,我们先过去开门了。”姜阿爹和姜阿娘洗漱完,舀了一大瓦罐的骨头汤就准备去食肆。

“好”姜瑶洗着脸应道。

“瑶瑶,你好了吗?我们一起走。”姜阿奶锁好房门出来问道。

“好了,走吧。”姜瑶回屋抱上钱匣子,挽着姜阿奶的手往外走。

姜恒在家,她们不担心家里还有三个小孩在。

到了食肆,猪肉已经送来了,大家默契的分工,姜阿爹剁肉,姜阿奶烧热水泡米粉、泡葱姜水,姜阿娘揉面,姜瑶则是切香菇丁准备炒肉哨子。

后腿肉剁成细颗粒,加入盐、白糖、酱油、胡椒粉和黄豆粉抓搅均匀,再加入葱姜水搅拌。

热锅下猪油和花椒油,油烧热了,舀一勺豆酱倒入翻炒。

豆酱炒出香味 了,放入肉沫一起翻炒,然后是香菇粒。

出香味后加入姜末和蒜末,闻到蒜香味后起锅盛出。

这一锅是辣味的肉哨子,怕有人不喜欢吃辣,姜瑶又炒了一份不辣的肉哨子。

炒完肉哨子,把铁锅洗刷干净,架回灶上,舀上热水,大火继续烧着。

姜瑶转身拿起平底锅,另起一炉子烧热,倒油,磕入鸡蛋,很快就煎了一盘荷包蛋。

铁锅里的水沸腾了,放入泡软的米粉,食客还没来,他们先吃。

拿出汤碗,一溜摆好,各个碗底放上一点点盐、酱油、用猪油熬的葱油,葱花、再舀一汤勺没有油花的骨头汤进去,汤水清亮,味道却浓。

煮熟的粉捞出过一遍凉水,夹到汤碗里,放上两根烫熟的青菜,舀一勺肉哨子和半勺炸黄豆进去,肉哨子里的红油慢慢混入骨头汤里,再放上一颗荷包蛋,这就是她们的早食了。

粉煮好了,姜恒抱着姜浩,领着姜妍和姜诚过来了,姜阿爷和魏三栽着一车的菜蔬和鸡、鱼回来。

“都先吃碗粉垫垫。”

食客还没上门来,十个人围坐了两张桌子嗦起了粉,骨汤浓郁、米粉爽弹,肉粒夹杂着香菇粒,咸鲜混合,又有花椒和葱花的辛辣,一口下去,混沌困倦的脑袋一下子就清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