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家食肆,门外的街上站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

小和尚看着食肆里热热闹闹的,里面飘出好闻的香味,眼里满是羡慕。

“师父,咱们要进去化缘吗?里面好热闹啊。”

老和尚沉默了一会说道:“这家店跟咱们有缘,进去吧。”

“嗯。”小和尚认真的点头,跟着师父走进店里。

“两位师父,吃饭里面坐。”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掌说了一句佛语后,跟姜瑶说道:“这位女施主,贫僧带着弟子路过,中午到这乞点素食,不知道小施主方不方便。”

姜瑶:“方便,两位师父请里面坐。”

姜瑶说着引两个和尚坐在角落的位置。

“两位师父,请稍等,我这进去准备。”

两个和尚同时行礼点头。

留姜直招呼食客,姜瑶进了厨房。

“爹,来了两位和尚师父化素食,你来煮农家豆腐,钵里有豆腐片,是我用清油煎的。”

“好,我知道了。”

素菜现成的就有粉蒸豇豆和煎豆腐。

厨房里有杂菌菇,草菇、平菇和香菇。

姜瑶打算煮一道杂菌汤。

铁锅架到炉子上,舀一瓢清水进去,大火烧开。

杂菌菇抓一把洗干净,切成片。

锅里的水烧沸了,放入杂菇片,放入盐,煮一刻钟。

趁着煮汤的功夫,她快速的另起一锅,煮了粉蒸豇豆的调汁。

然后拌了一盘粉蒸豇豆。

这时,姜阿爹已经把农家豆腐煮好了。

姜瑶把两盘菜端出去笑着说道:“两位师父先吃,还有一道杂菌汤,还在煮,一会就给您送上来。”

两个和尚同时朝她行礼,“多谢施主。”

姜瑶看着和姜诚一样大的小和尚,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她,心头一软,她决定回厨房再做一道小孩喜欢吃的菜出来。

小和尚看着姜瑶走了,等老和尚端起碗,夹了一根豇豆后,才端起自己的碗,舀了一勺豆腐放在米饭上开始吃起来。

软嫩咸鲜的豆腐一入口,小和尚惊喜的跟师父说道:“师父,这个豆腐好好吃,比弘静师兄煮的好吃。”

老和尚点头,给小弟子夹了一根豇豆。

锅里的杂菌汤好,姜瑶舀出盛在汤钵里,让姜直端出去。

她则是抓了一把洗干净的香菇和平菇,撕成一条条的,用细盐腌制着。

铁锅洗干净,继续架回炉子上,烧干,倒半碗清油下去,小火烧着。

趁着油热的功夫,她接着拿出汤钵,用面粉、澄粉、清水、盐调成面糊。

油热了,香菇条裹上面糊下到油锅里炸到金黄。

“大姐,这个好香啊。”

下学回来的姜诚跑进厨房,站在油锅旁边吸溜着口水。

姜瑶失笑,一会给你炸一碗。这些送给外面的小和尚师父吃,他跟你一样大呢。

“好。”姜诚点头,“大姐,一会我跟你一起去送。”

“没问题。”

不到一刻钟,姜瑶就炸了一碗香菇条,倒进油纸袋里装好。

等姐弟俩拿着一包炸香菇条出去时,老和尚和小和尚已经吃好了,两人正要离开。

姜瑶忙走过去,笑道:“两位师父,这是炸香菇,一点零嘴,给小师父吃。”

姜瑶说完,姜诚就把手上的油纸袋递给了小和尚。

小和尚闻着香味,想接又不好意思接,看了师父一眼,见他点头,才高兴的接下。

然后欢快的朝姜诚合掌道谢,“多谢小施主。”

“不谢,你下次来,我让我大姐给你做其他好吃的,我大姐可会做吃的呢。”

“嗯。我法号弘了,你来城外的护国寺,我带你去摘桃子,我们种了很多桃树呢。”

“好啊好啊,我叫姜诚,”

两小孩迅速建立了友情,等他们聊完,姐弟俩才送一老一小出了食肆。

转身一人帮二姐姜妍收拾碗碟,一人回厨房继续忙碌。

街上,一老一小慢慢走远。

“师父,咱们还会过来姜诚家的食肆化缘吗?”小和尚抱着怀里飘香的油纸袋问道。

“有缘自会再过来。”

小和尚点头,虽然不明白师傅说的有缘是什么时候,不过他乖巧的不再去追问。

师父说等他长大了,就会知道有缘是什么时候了。

到了半下午,太阳还在半空中。

桶里的面浆水分离出了清水,姜直在姜瑶的指导下,慢慢把桶上面的清水倒掉,露出桶底雪白的粉浆,留一点清水在里面。

“现在把桶底沉淀的淀粉浆搅匀,过滤出来。”

“好。”

粉浆过滤好了,姜瑶拿出了三个圆形细密的竹簸箕,这是她特意买的,比大蒸笼稍微小一点。家里的簸箕太大,蒸笼放不下。

竹簸箕洗干净后刷一层油,舀一勺雪白的粉浆进去,摇开摇均匀。

“额,好像不太好摇均匀。” 姜瑶嘀咕,竹簸箕没有铁盘光滑。

姜阿爹见状,过来接手,竹簸箕拿在手上,左右前后的倒一倒,里面的粉浆就均匀了。

姜瑶趁机把另一个竹簸箕也拿过来刷油,又舀了一勺粉浆进去。

“姐,这个就行了吗?”

“锅里的水烧沸了吗,这个要上锅蒸的。”

“沸了。”

姜直说着拿出三个蒸笼架到热水上。

三个竹簸箕一个一个的放到笼屉里,盖上盖子。

“开始蒸,火不要太大,火大竹簸箕会进水。”

“蒸多久?”姜直问道。

“你在心里默数,从一数到两百就够了,不要数太快。”

要蒸三到四分钟,姜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让他用数数的方法计时间了。

“姐,时间到了。”

“我来。”姜阿爹过来掀开蒸笼盖,面香拌着白雾飘了出来,等白雾散去,厨房里有一个算一个齐齐往蒸笼里探头看。

“看看滑滑的。”

“还是透明的。”

“好薄啊。”

姜阿爹带上厚手套,把竹簸箕一 一端了出来。

“爹,把竹簸箕浸水里冷却一下,凉了就能把凉皮揭出来,不好揭就在表面刷一层油。”

“好。”

三张凉皮揭了出来后,桶里剩下的粉浆就姜阿爹负责上锅蒸。

姜瑶拿起一张凉皮卷起,切成条装盘里。

然后加入她准备好的蒜水、芝麻酱、香油、陈醋、酱油、胡瓜丝搅拌均匀。

“都尝尝,这就是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