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瑶不应,拿出木盆,说道:“分一团给我,我帮忙洗两盆就去洗澡。”

姜直也拿了一个木盆,“我也洗两盆。”

见姜阿娘不动,姜瑶催促道:“阿娘,快点,洗完早点睡觉。”

“行吧。”

夫妻俩没办法,各给姐弟俩分了一团面。

于是,姜阿爹就把院子的花灯挂进厨房,又点了一盏鱼形状的灯笼挂上,一时间,厨房里亮堂堂的。

四个人就在亮堂堂的厨房里,倒水洗面。

屋里的姜恒听到声响,走了出来进了厨房,看到他们便过去接过姜瑶盆里的面团洗了起来。

姜瑶没有拒绝,就站在他旁边看他洗。

还是小伙子力气大,洗得可比她快多了。

趁着这个时间,姜瑶说了姜直想晚上出去摆摊卖凉皮的事。

果然,三人都同意他出去摆摊。

姜阿娘说道:“摆摊车咱家就有,小桌子、小凳子也有。凉皮在家里蒸好、切好再带出去。

买几个木碗或者木盘子、筷子、拌凉皮的钵,装料汁和酱料的罐子就齐全了吧?”

姜阿爹提醒,“还要买蒸笼和竹簸箕。”

姜直点头,“我明日就去买,瑶瑶姐说,扣掉成本,卖凉皮挣的钱都我自己拿着,我觉得不合适,这样我心里不安。”

姜瑶听了这话,失笑,小伙子自尊心挺强的,没让她失望。

姜阿爹想了想说:“出去摆摊,面团你就要自己揉自己洗、自己蒸,早上早早洗出来,下午开始蒸。

这样你早上、晚上就不用在食肆帮忙了。”

“这样我就不拿帮工的钱了。”姜阿爹话还没说完,姜直立即说道。

“额……”姜阿爹顿了一下,不想说了。

“阿恒,你来说,你觉得怎么样。”

姜恒觉得姜直有自尊又知礼,他可以接受他家的帮助,但是帮助多了他会有压力,他会想着怎么还,这种帮助反而不是他想要的。

而且他家也没有财大气粗到可以一直帮助这些亲戚,他也不希望堂弟觉得他们对他的帮助都是应该。

于是他建议,“那就中午在食肆里帮忙,抵扣住宿和吃饭的费用?摆摊我们就不掺和。”

姜阿爹:“就这样吧,你的生意我们不插手,明日你自己去买面买调料,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卖就什么时候卖,想在哪里摆摊你自己定。有什么不懂就来问我们,钱不够向你姐借。”

姜直点头,“谢谢大伯、大伯娘、大哥、瑶瑶姐。”

姜瑶好奇问道:“你想什么时候开始?第一天打算做多少份?这做生意挣钱可是宜早不宜晚。”

“那我明日就开始?先揉十斤面粉?”姜直反问道。

“可以啊。”

“好。”姜直目光坚定,“我明日早早起来揉面洗面。”

姜阿娘也跟着说:“家里还有面粉,你明早就先用家里的。”

“好的,大伯娘,我明日洗完面就出去买。”

姜恒:“我明早起来也帮忙揉两斤。”

“不用了,大哥,我自己来就行。”

“我不是帮你,我揉给店里用的。”

“哦。”

几人说话间,盘里的面洗好了,夜深了,大家不再说话,把桶里的面浆水盖好 ,面筋也放盆里盖上,然后各自提着热水回屋洗漱睡觉。

……

六月底,两天的雷雨过后,辣椒结的果已经有拇指长了。

大盛朝的端午节也到了,食肆里五天前就开始卖起了粽子,当然还是鲜肉粽。

虽然她们去年就开始卖肉粽,食客们也吃过了并接受了肉粽的味道。

但今年盛京城里卖肉粽的仍只有她们一家。

食肆里每日会煮上一锅,有十几串,煮好都会放在柜台上卖,一些去年就在他们摊子上买过肉粽的老食客,一进店闻到肉粽香味,都会掏钱买几个或一串回去。

买完之后还会跟新食客推荐,可以说她们食肆今年的肉粽都不用自己宣传,买过的老食客和新食客宣传效果比他们好。

一锅煮出来,半日就会卖光。

-

长安街,京兆府邸。

府里的老太太和年轻的太太正在商量端午节节礼。

年轻的妇人问道:“娘,去年每份节礼有两颗肉粽,今年还要放吗?”

老太太:“去年的粽子是在姜家买的吧,今年他家的粽子还是一样的味道吗?若是一样,就一样每份放两颗咸的。”

“那我让人出去买几颗回来先尝尝,好吃咱再定下。”

“嗯,你做主就行了。”

年轻妇人交代一声,就有人出门去买。

很快下人带着一串还冒着热气的粽子回来。

屋里伺候的丫鬟上前拆了三颗粽子出来,有五花肉香菇花生馅、排骨香菇板栗馅、咸蛋黄五花肉馅。

两个女主人三种口味的粽子各尝了一口,微微点头。

“味道和去年一样好,你选两种吧。”老妇人拍板定下。“另外,府上和庄子里的下人也一人准备一份,怎么准备你自己定。”

“好。”

于是,姜家很快收到了一笔四百颗粽子的大订单,姜瑶看到单据的时认出了这家去年也定过,不过去年定的是二百颗。

“四百颗粽子,后日要过来取 ,娘,咱们后日就不卖早食了。”

“好,明晚睡前把糯米泡上,后日要早点起。”

“行。”

端午节前一日,鸡鸣一声,天未明。

姜阿爹打着哈欠打开院门,走了出去,随后是姜阿娘和姜瑶,母女俩提着灯笼,挽着胳膊,也踏出了院门。

喵,三花母猫也跟了出来。

两人一猫等姜阿爹把院门从外面锁好,三人才往巷子口走。家里有钥匙有梯子,里面的人睡醒了可以爬墙出来开门或者喊隔壁帮忙开门。

巷子里只有风声和偶尔鸟雀声,三人走路的声音,惊醒了觉浅的老爷子,他粗着声音问:“大半夜谁在外面?”

“我,姜家的,出去开店。”

“噢,天亮了?”

“还没,您老继续睡。”

到了街上,已有了早出摊贩的身影。三人快步走到店里,开了店门,挂上灯笼,店里亮了起来。

厨房里干葱和香菇都切好了,姜阿爹去烧水,姜阿娘洗糯米。

姜瑶一时没活干,就和三花猫站在门口数着街上偶尔跑过的流浪狗。

很快鸡鸣三声,东方出现了鱼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