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市井小娘子开店发家记 > 第141章 好朋友送的小包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这波自来水,姜瑶趁机推出了奶茶和吐司面包、奶油果酱蛋糕卷、肉松蛋糕卷。

对于奶油裱花蛋糕店里每日只接受三个预订,这三个几乎都是姜瑶亲自做的。

按照潇舞的说法是物以稀为贵,越稀有这些夫人小姐才会越喜欢,不能让她们觉得做这个蛋糕很容易,要吊着她们的胃口。

饥饿营销啊,这是。

姜瑶已经相信潇舞很会做生意了,这一个月她领到的分红比她家食肆一个月挣的多。

她就这样食肆、蛋糕铺两头忙碌了一个月。

天气转暖,冬雪消融,院子里梧桐树的枝丫上压着密密匝匝的嫩芽,春日复生。

李尚书派人运走了番薯块和番薯藤,还有一张姜瑶写得很详细的番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在义县,姜直他们的番薯和辣椒已经催了芽,育出了青苗,再有一个月就能种上。

西北,吴夫长家的辣椒种子也育出了辣椒苗,因为放在炕房里,这批辣椒苗长的得很好,有半条胳膊高、苗茎粗壮、颜色深,他们打算明日搬出去定植在庄稼地里。

这日晴空万里,是休沐日,很多书院学堂的学生都相约去踏青。

姜恒和姜妍都不打算去,姜诚却想去,他想去护国寺找小和尚弘了,他攒了一些小零嘴,打算带给弘了吃。

家里不放心他一个人上山,又没有时间带他去。

姜恒看着弟弟苦着一张小脸,便提议道:“要不你给他写信吧,我让人帮忙送给弘了师父,吃的也一并送。”

他同窗有要去护国寺,可以找他们帮忙送。

姜诚想了想,脸上不苦了,才点头应好,然后跑去写信打包自己的小零嘴,有小米锅巴、小麻花、江米条和糯米花,收拢了一个小包袱。

想了想把大姐写给他的一本歇后语故事也放进去借给小伙伴看。

“大姐,弘了可以吃蛋糕吗?我想带蛋糕给他吃。”

姜瑶摇头,“蛋糕里有奶油和鸡蛋,他们不能吃。”

“好吧。”姜诚很遗憾。

想到蛋糕的美味,小伙伴不能吃,他便在信里描写了一大段蛋糕如何如何好吃。

等他终于把信写好,姜恒便带着他找周齐。

周齐接过小包袱,好笑道:“一定帮你送到,你小弟交友挺广的,都能和护国寺的小和尚成为朋友。”

姜恒无奈的笑笑,和周齐寒暄完就带着弟弟回去了。

送走兄弟俩,周齐拿着小包袱去找周母。

“娘,你今日是不是要去护国寺?”周齐问道。

周母:“是要去,和你婶娘约好了,一会就走。怎么,你也要去。”

周齐:他本来是打算去,但是现在又不想去了,“不去了,你帮我把这个送给小和尚弘了,帮姜恒的弟弟送的。”

周母接过小包袱道:“行啊。”

等到小和尚弘了收到小包袱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

“弘了,这是谁寄的?”小和尚们问道。

弘了昂着小头颅回道:“京城里的一个好朋友”

“我们可以看看吗?”

“当然可以。”

他抱着包袱后面跟着一串尾巴,是几个同龄的或年纪更小的小和尚,一行人欢快地回到弘了的房间。

他没想到姜诚会给他送东西过来,他们这些小和尚虽然有些还有亲人,但很少过来看他们,更别说是寄东西给他们了。

弘了在其他小和尚羡慕的目光下打开了小包袱,里面的小零嘴每样各有两包,还有一封信和一本手写的书册。

他拿出一份小零分给围观的小和尚们吃。

然后先翻开书册看起来,其他人见状也凑过去看。

“里面的故事好有意思,弘了,这本书能借我看吗?”

“我也想看。”

弘了:“原本不行,原本还要还给姜诚。

不过我可以抄一本出来,抄好了就借你们看。”

“好啊,你抄完借我,我也抄一本。”

“我也抄一本。”

“还有我。”

几日之后,这本歇后语小故事在护国寺的年轻和尚们中间流行起来。

起先是几个小和尚各抄了一本,他们在做完早课后,就聚在一起看起来。

然后被其他的和尚看见的了,他们觉得挺有寓意的,便也看了起来。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就多了。

于是有和尚提议道:“我们也有自己的佛偈语,不如我们也写一本偈语小故事?”

这句话得到很多和尚的认可,大家就一人写了一则。

几日后姜诚便收到小和尚寄来的信和一本他自己抄的佛经、一本偈语小故事。

几场春雨过后,竹山上的春笋如约而至。

宋恂带着衙役上山下乡后,买了两车春笋回去。

这里春笋比盛京城便宜,他便多买了一些,打算和去年一样,一车送给姜瑶,一车送到府上。

宋安在后面嘀咕,“这让人运回去的工钱,都能在京城买一车了。”

少爷真是有钱。

县衙里的衙役也觉得他们县令有钱,能借钱给衙门买牛买粮食种子、买药材种子。

平日里他们事情办得好,他说有赏就真的有赏,不管是赏银还是赏物都很大方。

成伯送来春笋时,姜瑶正在琢磨新菜,这是今年第一道新菜。

她们食肆能一直受新老食客的青睐,除了味道好之外,还有他们食肆能不时的推出新奇的菜品。

姜瑶给她们食肆的定位是创新型食肆。

成伯让人直接把春笋和信件送到食肆里,姜瑶看到春笋就知道这又是宋恂送来的。

她先看了信,额,宋恂问她要不要过去那边看看春日。

去年他帮她画了图纸,还没有感谢他。

她虽有着过去帮他那边的番薯提高产量的念头,但是后面想想又觉得不妥,京城这边种的已经给了兵部和司农司。

这样过去的理由在旁人看来是很滑稽的。

这个朝代虽然比她想象中的更加开放和包容,她希望它能走得更远。在合理情况下,她不介意多做一点事。

但她也有自己的私心,她不是孤身一人,她不能给姜家人带来一丁点风险。

所以,就不去了,还是用吃的谢他吧。

“成伯,最近府里要派人给宋公子送东西吗?

成伯:“去年买的苞谷粒要送一些过去那边试种。”

成伯犹豫地问道:“姜小娘子可有东西一起送?”

他私下里挺喜欢姜瑶的,既想她可以和少爷多接触接触,又怕以后两人不成了,有损两人的名声。

姜瑶直接说道:“嗯,我想想要送什么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