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 第92章 教书匠(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尊驾可是马遇伯,马先生?”

马瑞图看着面前这位身姿挺拔的大汉,拱手作礼回道:“正是。”

大汉道:“在下杨双,社兵什长。奉我们东家之命,接先生去田庄。”

马瑞图道:“还请稍等,我这就把行李搬出来。”

“这种粗活,哪还用得着先生动手。”杨双冲外边喊了一嗓子,立时涌进来七八条汉子,将马瑞图收拾好的箱笼全搬了出去。

等马瑞图搀着母亲出来,看到门外五六辆大车已经装的满满当当,只是用篷布盖着,不知道装的都是些什么。其中一辆大车因为要装着自己的行李,所以才将篷布拉开了些,露出了几个柳条箱子。

“先生与老夫人上这辆车,”杨双殷勤将排头的马车车帘揭开,介绍道:“这是我们东家专用的马车,与平常马车可不一样,一点都不抖。我们东家怕一路颠簸,特意派来给老夫人使用。”

马瑞图感激不已,正色谢道:“替我谢谢余东主。”

一行车队挂着余氏的旗子,在城门处守兵只是粗看了一眼就挥手放行,对社兵腰间悬着的长刀管也不管。

马瑞图没有与母亲一起待在马车内,而是坐在车辕上,与赶车的杨双聊着天。

说着说着问起后边大车上都装着什么,杨双回答说:“这不端午节快到了嘛,车上都是东家送去慰问田庄的东西,像糯米、大枣、白糖什么的。东家说是让公厨多包点粽子,趁着节日乐呵乐呵。”

马瑞图叹道:“贵东家真是体贴下属,传言果然不虚。”

杨双满脸自豪:“那当然,我们东家可是神人,哪是旁人可比的。”

马瑞图只当他是在夸赞余诚,哪里知道在田庄众人眼中,这个“神人”不是比喻,而是事实。

“先生,我家那小子名叫杨展,还请先生多费心。那小子一向调皮,若是不好好念书,先生只管狠狠地打。”

余诚对自己母子照顾有加,按理不该多话,可马瑞图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没忍住道:“你们东家让我教授的都是简化字,你可知学这种字考不得科举,就算是去其他商铺里当学徒,人家怕是也不会要。”

杨双不在乎什么简化字:“东家这么做,定然有他的用意。再说,为啥要去别人店铺里讨生活?反正我杨双,我儿子,以后我孙子都跟定了东家,东家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反正东家肯定亏不了我们。”

“倒是忘了,这次车上还有东家给田庄私塾里准备的书本,里边有一套是专为先生准备的,先生可别搞混了。”

“还有书本?”马瑞图十分好奇,这位余东主要自己教的都是简化字,市面上可没有印刷这种字的书籍。好奇心上来,马瑞图便要去拿来先看一看。

杨双喊了一个社兵去后边车上抽了几本书回来。马瑞图翻开书,看到里边有《三字经》、《千字文》这种常见的孩童启蒙文章,还有如《静夜思》这类浅显易懂的诗篇,都是用简化字印成。

这些还都在马瑞图的接受范围之内,可除了这些还有如什么《上学歌》,《小小的船》、《小蝌蚪找妈妈》之类完全口语化的文章。

“这这这…如此幼稚的文章…”,马瑞图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可是对着杨双茫然的表情,他也只好憋在心里。

“还好还好,田庄离开封还远。”马瑞图还是第一次感谢这一点,否则消息传到自己同窗耳朵里,听到自己在教学生这么幼稚的文章,以后更抬不起头来了。

与学生的书本不同,马瑞图的书每一页分做两版,一版为简化字,一版为繁体字,可以作为对照。

马瑞图翻看着书本,慢慢心中开始惊疑不定。简化字其实并非近现代独创,许多字形在古代已经出现。但是这么成系统的出现,能够让每一个字都有对应的简化字,怎么也不像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

这位余东家,究竟是何方神圣?

“前边就是田庄了。”

听到杨双的话,马瑞图抬头望去,果然见小路尽头有两个士卒站得笔直,手中长枪寒光凛凛。

即使车队上挂着余氏的旗子,两个守卫依然没有松懈,长枪指着车队:“口令!”

“东方,回令!”

“不败!”

答上口令之后,两个守卫才撤开拒马放行。

又走了十几分钟,车队才来到村口,已经有一队人等在那里。

杨双指着当先一人介绍说:“那位是李河李管事,东家不在,田庄内事情都归他管。”

李河也一眼就认出马瑞图来,他笑着拱手道:“遇伯先生一路辛苦了。”

马瑞图还礼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不辛苦。”

李河道:“先生的居所已经安排好了,先生可先去安顿,稍后再为先生接风洗尘。小六子,你给先生带路。”

为马瑞图安排的是两间土房,就在村子正中,与余诚在田庄的居所也就只隔着几十米。房屋虽然破旧了些,但是打扫的十分干净。

房间内家具不多,只有床榻、桌椅和一箱一柜。马瑞图在开封的家中其实也是这般简陋,所以一点也没觉得不习惯。

床榻上被褥毛毯都是全新,十分暖和。亏自己还大老远把开封的旧被子带了过来,看来是多此一举了。

马母也对这边十分满意,道:“这位余东家是用了心的,我儿可要好好做事。”

马瑞图道:“这是自然。”

马母又嘱托道:“教书之余也别拉下自己的学问,此处虽然酬劳优厚,可考取功名才是正途啊。”

马瑞图点头应是,让母亲先休息,自己去见李河。

李河已经将这次车队带来的物资分发完毕,除了公共食堂的物资之外,每户人家还发了有一斤白糖,两个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

“东家远在开封还记挂着咱们,大老远送来这些节日礼品,大家随我一起谢过东家?”

“谢东家,东家万福!”在场村民跟着李河一起向开封方向行礼,极为虔诚。这一场景看得马瑞图啧啧称奇,没想到那位余掌柜在田庄的威信竟然这么高。

让村名各忙各的,李河来到马瑞图身边,问道:“先生这么快就收拾停当了?”

马瑞图道:“东西不多,李管事安排的也妥帖,不需在下多操心。”

“既然如此,我先带先生去看看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