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五零见闻录 > 第169章 关于珠帘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你有什么办法吗?”

“我要是有,我叫你干嘛,你不是自诩脑瓜子灵吗,你给出个主意。”

“我哪有什么好办法……”刘光福还在念叨着呢,突然思维崩裂,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哥,你说咱们让他去当上门女婿怎么样。”

刘光天听到这话,也是福至心灵,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既能把他大哥赶出去,还能打击一下他爹,一箭双雕。所以第二天一早刘光齐出门上学的时候,刘光天一路追了出去,“哥,等会儿,等会儿,我有事儿跟你说。”

刘光齐虽然挺看不上他这两个弟弟的,但是毕竟是亲兄弟,在外面也不好给人没脸儿。站住了,“老二,你找我什么事儿?”

“大哥,你不是算计着你在你老丈人那里没什么优势吗,我这有个办法,你看看怎么样。”

“行,你说就行。”

“咱可说好,这可是我和老三想了一宿才想出来的,你可不能告诉咱爸,要不我们哥俩得被咱爸揍死。”

“行行行,只要你说的办法有用,我绝对不告诉咱爸。”这个时候刘光齐还撒着钩呢。

“哥你放心,绝对有用,就是有点对不起咱爸。”

“你还说不说,我们老师可说了,现在是新人新事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管那么多干嘛,快说,要是再耽误时间,不用咱爸,我都揍你一顿。”

“行行,你想想,你老丈人最缺什么?”

“你找揍是不是,你在这给我打什么马虎眼。”

“哥,我这不说着呢吗,你想想,你老丈人最缺什么,咱们投其所好,攻其必救,还愁击败不了别人。”

“你这不是废话吗,他就一个闺女,当然最缺儿子了,我上哪给他找儿子去。”

“哥,有句老话,叫一个女婿半个儿,你说是不是,咱们直接进一步,你给他顶门得了。”

“那我不成了上门女婿了吗,我可丢不起这人。”

“哥,你怎么想不明白呢,你只要申请外调,他还能跟着你去不成,到了外边谁认识你啊,就算是有了孩子随妈姓,你也可以说是咱们家可怜他没个儿子,没正经香火,让外孙随外公姓啊,你说对不对。你只要把嫂子拿捏了,家里怎么样还不都是你说了算。”

“咱爸,咱妈这里……”也不好说是刘光齐假惺惺,还是良心未泯,这个时候想起爸妈来了。

“哥,你这话说的,咱爸妈又不是只是你一个人的爸妈,不是还有我们俩吗,咱爸妈的事儿交给我们哥俩了。嫂子这么好的家室可就真的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行,我再想想。”

“你可千万别给咱爸说……”

“你放心,甭管这事儿成与不成,咱爸别想在我这听到一个字,我发誓,行不行。”

“那行,哥,你再琢磨琢磨,我先走了,要不我也迟到了。”

兄弟两个就此别过,但是墙角,何雨柱,姜玉柱和周利民三个炊事员,面面相觑,好像听到了什么不该听到的消息。但是与自己没啥关系,人家家里的家务事,少掺和的好。

三个人一起去厂里,边聊边走,现在三个人的关系在易中海的居中斡旋下,关系还不错,偶尔也交流一下做菜的经验,有的时候,也能聚到一起喝一个。所以聊着聊着,就聊到姜玉柱的婚姻问题上去了。至于周利民他妈当年影响何雨水考学的事儿,也在周利民亲自鞠躬道歉,等一系列的影响下,何大清和何雨水原谅他了,毕竟住在一个大院,有些事儿哪怕是背后恨不得弄死你,门面上你也得好好相处,尤其是当时人家说的还没错,你要是计较就是对敢于接发检举的群众打击报复,所以何雨柱明面上和周利民关系还行。

“唉,我说小姜,你这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就没算计着找个媳妇什么的。给闫解成张罗的那个刘大妈她儿媳妇那可是一把好手啊,你要是不行,就联系一下她看看。”

“一大爷给帮忙牵线,问过了,但她瞧不上我,给我介绍的都是歪瓜裂枣的,没几个正常的,不是长得丑的,就是家里事儿多的。”

“那你说说,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我让你嫂子帮你留意着点。”

“你看看,我是城里的户口,咱找个城里的不过分吧?”

“这倒不过分。”

“我这无父无母的没钱没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有工作,找个知书达理,家里情况简单,家里家外能顶起来的也合适吧。”

“这……也合适。”周利民回答的时候,嘴里都磕绊,这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货不是因为有人把何雨柱掰直了,派过来顶替何雨柱的吧,一样的眼在天上飞着,一样的厨子,一样的带个弟弟,不过这个出身更好,更光荣。

何雨柱没有说话,因为他在姜玉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初要不是赵姐给自己说的明白,让自己明白自己在婚恋市场上并不怎么吃香,放低了要求,才娶了这么一个媳妇。要是还按照自己原来的想法来,八成这个点,自己得去缠着郑丽春了。

“我也知道,这个要求稍微高点,但是咱也还年轻不是,像何……贾东旭那样的,都能找到贾嫂子这么好的媳妇,咱差哪了?”他想说何雨柱来着,但是何雨柱就在眼前,说起来不好。所以临时换口,说成了贾东旭,其实何雨柱在那里琢磨自己的事儿呢,他说的啥,根本没听见。但是周利民却听出来了,也没多说,可见三个人的友好关系,也就是面子事。

下午,王楸在大门口把赵芹拦住了。“赵主任,问你件事?”

赵芹站住之后,皱了皱眉头,下班时间称呼厂里的职务并不好,会让人产生隔阂感,但是想想这人是王楸,也就释然了,这人脑子缺根弦,无所谓了。“王楸同志,有什么事儿吗?”

“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昨天令爱看到了我掉进水里之后,有没有回大院里乱说?”

赵芹听着这话牙都发酸,你闺女就你闺女,还令爱,“应该没有吧,她不是爱传闲话的人,这事我还是今天才听别人说的呢,我昨天回来的晚,不是很清楚,我帮你问一下,如果是她,我让她上门给你道歉。”

“行,多谢赵主任了。”

赵芹听着赵主任这个词,实在牙碜,“王楸同志,现在是下班时间,你直接称呼我为赵芹同志就好,厂办主任只是我在厂里的职务。”

“呃……行,好的,赵芹同志。”

赵芹回到家的时候,面对的还是已经做好了饭菜的赵鑫,抬着头一副求夸奖的样子。赵芹很配合的摸了摸她的头,“干的真不错,我闺女做饭比外面的那些大厨都好吃。”

吃饭的时候,赵芹以闲聊的形势,和赵鑫说起了昨天和今天的行程。“丫头,这两天歇过来了吧,昨儿个,你都干嘛去了。”

“我吗,昨天我去后海看戏了?”

“后海?看谁的戏啊?”

“不是谁的戏,戏曲学院的学生公演。”

“哦?新戏?杨家将的故事还是革命现代戏,这么快就排出来了?”杨家将的戏,是政治任务,尤其是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之类的戏,一来是强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宣传,另一个就是推进男女平等,强调谁说女子不如儿男的观念。这在京城地界上,属于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五八年才首演,估计是有人并不赞同男女平等的观念,从中阻挠。另外还有一出戏叫梁祝,也是这种情况,甚至都出现了好几个版本,最有名当属梁祝和柳荫记了。

说起来杨家将的戏,基本上都是从别的剧种借鉴过来的。就拿杨门女将来说,当年日寇入侵的时候,就有不少地方剧种,借助这部戏宣传全民抗战思想,尤其是豫剧出了好几个版本。京剧里面,梅先生也在东北沦陷之后,顶着压力排演了生死恨这种京剧名段,但是生死恨的针对性太强了,基本上就等于点了张某人的名字,所以遭到了禁演,梅先生也被迫去了南方。另外南方周先生也排演了煤山恨这出大戏,同样也遭到了禁演,但是这两次禁止演出的不是小鬼子,而是某光头和某小六子。所以说人家成为艺术家那是有原因的,艺术水平高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就我的感觉来看,马先生比周大师水平高一点。)

“都不是,没这么快,我也以为是这个来着,到了之后才知道,还是唱的珠帘寨,但是把词改了?”

“改词?改成谁了,从当初的沙陀国都是黄巢,怎么现在想起改名来了。改成朱温了?”

“不是朱温,是杨韬。”

“也对,要是朱温可就是乱弹琴了,朱温可是败在在李克用他儿子李存勖手里的。李克用的死说不定都和朱温有关系。杨韬这种无名小卒,不足挂齿。”

“可是为什么啊?原来黄巢起义可比杨韬造反靠谱多了,现在改的听起来也别扭。”

“估计是有些人误解了上边的意思,黄巢起义毕竟是农民起义嘛,不利于团结工农,其实这些人也是小心眼,连国家政策都解读不好,就乱下命令。估计后面很快就会叫停的。”只能说赵芹确实是厉害,这股风气只流行了两个月不到,就以一句,我们能接受的了批评,能听的进不同的声音,艺术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画上了一个句号,直到这些老戏全都停止演出。反而到了台风过去,恢复传统剧目演出的时候,又格外重视农民起义的问题了,又给改了词。(就是杨韬造反这一出,但是时间不长,又给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