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五零见闻录 > 第212章 包裹和生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两个典型的军转民包裹,为了保证部队的隐私和神秘性,从部队寄到地方的包裹和信件都不能直接邮寄,而是应该用军邮,寄到当地武装部门,然后武装部门经过验视之后,确定没有问题,重新打包,然后用邮政系统寄出去,他们留的地址也是假的,你按照这个地址找肯定什么都摘找不到,但是邮政如果退单的话,是肯定能退到正确的人手中的。

这封信信封上没有字,自然也没有邮票,里面只塞了一张信纸,字写的不好看,勉强算是端正,还是用铅笔写的,最起码绝对没有专门练过,句子都是大白话,没啥文采,但是都很通顺,里面大致意思就是他们用定向雷立功了,一个班的战士,在面对突发布防的情况下,击毙,击伤,俘虏了总共一百多人,什么人也没说,他们利用定向雷立功了,所以给这个东西的研究人员寄点东西表示感谢,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寄给谁,就委托地方代为转交了,希望研究人员能继续在这个方向研究下去,提供更厉害的武器,落款是六个字,某师某团团副,就这六个字,什么都看不出来。

看着这个包裹,赵鑫赶紧打开了另一个包裹,打开就先是信,这封信放在最上面,信封上写了字,未知杰出工程研究人员亲启。这个字就漂亮多了,还是用毛笔写的,但是字不大,说实在的,这封信都可以用来当字帖了,苍劲有力,标标准准的楷书。里面的内容也差不多,略微有文采一点,只不过落款由团副变成了政委,一看就是正经文化人。

里面的东西也讲究,一看就是西南寄过来的,一块素色丝绸,又软又细,真的是好东西,四个罐头,橘子的,同样也是俄文的铁皮罐,用来供应出口的。还有四瓶现在可以说是过几年名气最大的白酒,五粮液。

国内白酒到底谁最厉害,这个很有争议,但是当把时间压缩到某个时间段的时候,争议不大。就比如由于第一宴的原因,把汾酒直接捧上神坛,让汾酒成了当时最好的酒,没有之一,这种风头一直持续到55年。但是56年白酒行业整合的时候,食品工业部开会讨论怎么提高白酒品质,这一次有一个评价环节,五粮液位居第一,甚至号召大家都到五粮液去参观学习,当然它现在还叫伊滨白酒联营社,并不叫五粮液酒厂。从这个时候开始,五粮液的名头已经开始有了压过汾酒的趋势,主要是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在这一块太吃亏了。

真正达到巅峰,还得是63年那次国家名酒盲品会,一个国家名酒之首的牌子落到了五粮液头上,虽然大家都说八大名酒排名不分先后,但是如果不分先后,干嘛还要排出一个顺序来呢,而且这个顺序还不能变,所有相关报纸都用这个排名。然后五粮液连续三届都蝉联这个宝座。这么一来出现了一个什么后果呢,五粮液知名度很高,但是你基本买不到,在民间的影响力比较一般,再加上后来在经营和炒作方面差点意思,和汾酒一样,就是因为不会营销,基本都告别了冠军宝座。

现在虽然还处于汾酒和五粮液平分秋色的状态,但是就京城来说五粮液非常不好买,汾酒相对比较好买,导致了在民间的知名度还不如汾酒,至于茅台,那真的就是后来居上的代表了,质量很好,味道独特,再加上经营有方,才成了无冕之王。没错是无冕之王,因为白酒有关的评级里面,除了市值,没有一个官方机构把它排在第一位,这也和后来没有官方评级有关,但是老百姓一说哪个酒最好,第一反应就是茅台。

现在的五粮液未来会不会升值赵鑫不怎么在乎,就算是升值了她也不可能把它卖了,这可是人家送给她的礼物,卖了像什么话,但是喝,赵鑫是绝对不喝酒。其实赵鑫知道,赵芹是能喝酒的,或者说东北人几乎多多少少都能喝点,但是自从她认为赵鑫记事之后,她就再也没沾过酒,就是为了给赵鑫做个表率,留着吧,等以后可以给赵芹喝。至于罐头,这就不用说了,西南是橘子产地,自然就是橘子罐头。

最后一件礼物是红糖,一大块红糖饼,得有两三斤,就是把绵红糖压出来的,大概是为了方便邮寄。留着吧,这东西可比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散装的绵红糖耐放多了。赵鑫把东西一一收拾好了,吃的没有收拾,因为不知道收拾到哪里去,还是的等赵芹回来再说吧。看着这两个包裹,赵鑫有种非常特殊的感觉,她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来报答一下这种淳朴点感情。

今天可真是个多事之秋,这边赵鑫还在收拾东西呢,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主要是来自三个大妈,她们三个在三个大爷不在大院的时候,用义务劳动的形式,也在为大院服务。这个时候三大妈冲了过来,“鑫鑫,你去厂里叫一下柱子,跟他说他媳妇快生了,让他赶紧去医院,我们几个先送柱子家去第一医院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鑫立马东西也不收拾了,带上门,推出自行车就走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已经有不少人说过了,梁拉娣肚子里是双胎,现在虽然医术进步了,不至于跟古代似的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但是也绝对不是轻快活。

出胡同的时候,还看到了,两个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的年轻人,帮忙拉着车,车上除了人,还有两个大包,这是梁拉娣自己收拾的,随时备用的,毕竟不是第一胎了 该有的经验也都有了,一大妈和二大妈在后面推着,三大妈不在,因为她要在家里看住何家两个小的。大院的团结互助,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等赵鑫到厨房的时候,何雨柱也在收拾东西,现在他可是食堂里除了食堂主任之外的一霸,这些杂活他一般不干。何雨柱平时炒菜也不藏着掖着,谁想看谁看,心情好了还要介绍两句。因为很简单,何雨柱的手艺虽然是家传,但是到他这一辈也才两代人,何大清回来了,何雨柱自然在这一块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至于食堂主任,人家让何雨柱一条胳膊,何雨柱都不一定能打过他,人家可是实打实的战场上下来的,那是真的见过血的,和何雨柱这种撂跤出身,有股子蛮力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柱子哥,梁姐姐快生了,一大妈送她去第一医院,你快点过去吧。”

听到这话,何雨柱东西也不收拾了,立刻拿上衣服就要走,但是走了几步,立刻折了回来,“猴子,过会儿,你开火给我熬个鸡蛋粥,下了班给我送过来,给主任说一声,挂我账上。”

“行,何师傅,你放心,下班了,我就给你送过去。”

“行,谢谢了。”然后直接对赵鑫说,“鑫鑫,还得麻烦你去一下六食堂,给我爸说一声,家里那两个也不能总是麻烦人家。”

“我知道,你快去吧,去玩了,孩子就生下来了。”

然后赵鑫就看到了一个人的爆发力到底有多强,自行车都快蹬出火星子来了,人都有了残影了(夸张了哈)。赵鑫又到了六食堂给何大清说了一声,何大清在后厨那就更是大爷了,整个后厨,有一半是何大清的徒弟,何雨柱年纪不够,不收徒弟,何大清收啊,现在有些时候他连正常做饭都不做了,美其名曰指导培养徒弟。在这种情况下,何大清要是能忙起来才怪呢。

何大清也是个会使唤人的,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让赵鑫去通知一下梁家父母,主要的梁拉娣的妈,红星厂的车间赵鑫是进不去的,最近他们的机修车间有什么保密加工的东西,应该是某种东西的磨具,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

何大清去医院,点了一个徒弟去他家里,跟白氏说一声,让她带着东西去一趟何雨柱家,帮忙看着两个孩子,老是麻烦别人也不是事儿啊。然后何大清就找人借自行车去了,借的谁的呢,许大茂的。最近许大茂没有下乡任务,主要是最近厂里要组织学习某种轧钢新技术,许大茂作为放映员,自然要一遍遍的看片子,知道放映顺序和放映关键帧,天天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拉片子。赵鑫现在自然不会去医院添乱,或者说,赵鑫在任何时候都不喜欢去医院。

赵鑫回家的时候准备去看看何家两个小的,别三大妈一个人看不住。何家两个小的,谁都不怕,就怕赵鑫,按说赵鑫也没打过他们俩啊。两个孩子挨揍不多,绝大部分都是梁拉娣揍得,何雨柱对孩子只有宠,没有揍得,何雨水一般也只会哄着孩子玩,所以有可能三大妈根本管不了这两个皮猴。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赵鑫过去的时候,两个人正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上发呆呢。

“你们两个怎么了,怎么无精打采的。”

“赵姑姑,我妈说了,让我们两个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别乱动,别乱跑,要不等她回来,就让我爸收拾我们。三奶奶也让我们俩别乱跑。”这俩小家伙管赵芹和赵鑫都叫赵姑姑,一个是按何雨水论的,一个根据何雨柱论的。

“行了,别趴着了,来,到我家玩去,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不不不,赵姑姑,我们趴着挺好的,就不给你添乱了……”开玩笑,跟你过去,那就得学习,那所谓的元素周期表那是我们应该接触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