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赵大夫重生记 > 第174章 资金缺口有多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来到陈堃的办公室,其实这里就是在厂房里用隔板隔出的一个十来平的小间。“不好意思,我这里条件太简陋了。沙发都没有,委屈二位领导坐藤椅了。”陈堃一边说着一边把吊扇扭开。

高老看到藤椅笑道:“小陈,你别客气,这藤椅夏天坐着可是真舒坦,比沙发强多了!”说完就坐了下去。

陈堃亲自给大家泡上茶,然后坐到下首。“小陈,别忙了,赶紧说说吧。我这老头子心里可急了。”高老笑着说道。

“高老,我们呢是私营企业。那么我们的重要目标就是盈利。盈利是目的,这一点我相信全世界的商人都一样。我们企业如何盈利?生产才能盈利。要保证生产就必须要有好的工人。所以,我们招工的要求是首先要识字,其次人要本分勤快听指挥。”陈堃说道。

“小陈,我插你一句。你们招工有性别上的要求吗?比如说只招男性不招女性。”杨厂长问道。

“没有,我们这里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都是流水线作业,所以男女同工同酬,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陈堃解释道。

高老点点头,对于私营企业的发展,他是有所担心的。旧社会某些行业只招男工或者女工的情况很普遍。所以这个问题他在来的路上也和杨厂长交流过,此时由杨厂长问出来也非常合适。

“必须要识字吗?如果遇到不识字的你们就不要?这样是不是太残酷了一些。虽说现在不识字的人少了,但也还是存在的。这样一来会不会对他们不公平?”杨厂长继续问道。

陈堃一脸求助的看向赵国锐,因为这个要求是他提出的。“老杨,我来说说吧。这里是流水线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机器运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那就不会是小事。要求工人们识字,也是为了能保障生产安全。”赵国锐说道。

“我们轧钢厂也是生产型企业,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我觉得对于私人企业而言,这么要求还是有点高了。”杨厂长说道。

“老杨,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儿上学读书。这事儿你知道吧?我们这么干也是倒逼着这些父母们改变观念。让他们知道,如果孩子不读书,以后连去私人企业工作的机会都没有。”赵国锐说道。

“小杨,小赵说的有道理。安全大于天,如果因为工人不识字而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对于企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毕竟人家过来投资也是为了盈利,刚刚小陈说的很清楚了嘛!小陈,你接着说。”高老发话了。

杨厂长看高老发话了,便不再争论这个问题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陈堃身上,想听听她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我们对于员工除了正常的工资奖金外,还免费提供住宿和食堂,还有带薪培训。我们的目的是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培养出优质员工,然后对这些优质员工委以重任,让他们上升到管理者的岗位上来。”陈堃说道。

高老和杨厂长听了不禁频频点头,然后杨厂长问道:“小陈,你说的带薪培训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懂。”

陈堃看了赵国锐一眼说道:“按照香江的说法,工资也叫薪水。带薪培训的意思就是工人们因为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学习而导致无法从事生产工作的,我们不扣工资。就比如说现在,我们的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并没有投入生产。工人们此时进行操作理论学习,也是有工资的。”

“小赵,你来说说吧!”高老突然冲赵国锐说道。“高老,您想让我说什么?”赵国锐笑着问道。

“小陈遇到重要问题就看你,别以为我看不出来。看来啊,你才是她的军师。我没猜错吧?”高老笑眯眯的说道,一副我已看穿一切的表情。

杨厂长也瞪着眼看向赵国锐,一脸的震惊。“行吧,既然高老都开口了,那我就说说吧!”赵国锐看着二位领导,笑呵呵的说道。

“私人办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当然,私营企业盈利并非坏事。首先,咱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大家可别小看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乎社会的安定。其次,私营企业也是要上税的。企业赚到钱了,交了税。国家才有钱去干别的,比如说军费、基建、公益等等。私营企业没有铁饭碗一说,讲究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经营模式。而且,私营企业最注重的是效率,因为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利润。”赵国锐侃侃而谈。

杨厂长指着赵国锐对高老问道:“我怎么觉得这家伙像个资本家呢?”高老被逗得哈哈大笑,赵国锐则是瞪着眼看着杨厂长。

“小赵,你这套东西是从哪里学来的?”高老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朝赵国锐问道。“去香江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观察当地的经济情况,看了些名人自传,也看了些报刊,然后总结出来的。”赵国锐回答道。

“你们执行几小时工作制?”高老问道。“我们这里是8小时工作制。”陈堃回答道。“那万一订单量很大,8小时满足不了,你们怎么办?不会要求工人加班吗?”高老又问道。

“加班会有的,但是我们也是会付给工人加班费的。”陈堃回答道。高老点点头,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一味要求员工无偿加班,那无异于是剥削,这是高老不能接受的。

晚上吃完饭,一行人回酒店休息。陈堃将高老和杨厂长送回房间后就来到了赵国锐的房间。

“说说吧,资金缺口有多大?”赵国锐问道。“现在我手头上只剩下不到一百万了。”陈堃实话实说。

“还需要多少?”赵国锐又问道。“按照刘工给出的方案,后期我们还有几千平米的厂房需要建设,员工宿舍也得要加盖。至少还需要三百万。”陈堃说道。

“不够,你还没考虑到推广的成本。方便面做出来了,大家怎么知道它的好处,去哪里买,这些都是你现在要考虑的。这一块的费用不会低,我来想办法吧!”赵国锐说道。

陈堃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鼓足勇气说道:“小赵,其实我在香江那边做贸易还是挺赚钱的。是不是可以留些资金让那边继续干下去?”

赵国锐玩味的看向陈堃,这让陈堃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和胜和龙头陈天浩的干妹妹,香江大飞界的新贵堃姐,很出名嘛!只不过能把走私说成贸易,你也算是用了心。”赵国锐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