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李相此来何事?”

林雨柔笑着与他寒暄一二,这才问道。

“林……夫人,你……”

李林翰欲言又止,当年汪相移病,他被萧天启召入朝中为右相时,他还指望与林雨柔双剑合璧成就一段佳话,谁知这才多久,就又要分离了。

“李相若是想安慰我的话大可不必,我不觉得自己可怜,值得怜悯,我的意思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无需在意。”

“夫人宠辱不惊,这气度,李某自愧不如,只是,夫人不要意气用事,以夫人之才,就此归隐于市实在是可惜了,不若……”

“李相有心了,只是,你是你,我是我,我身后站的可是顾家,顾家意味着什么,陛下又岂会不懂?”

“君父与臣子,臣子什么都不做,天生便是有错,我顾家事君尽礼,又能如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谁让谁惶恐?再不抽身而退,难道要我顾家做杨霄还是王震?”

林雨柔逼视着李林翰,声音冰冷,透着股决绝:“这一次,我顾家不但要退,还要退出大梁,远遁海外。”

“这……远遁海外?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李林翰攸地站起,眼里满是惊慌,她这一出海,自己呢?自己该咋办?

“是的,我意已决,原本打算走之前邀你过府相叙,正好你来了,那便索性今天一次说完吧。”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如今陛下刻意制造党争 ,此必为取祸之道,待我离去后,顾家亦会逐渐淡出大梁,到时还望李相从旁时时规劝陛下,不要再搞什么制衡之道……”

“还有,四国鼎立,我不伐人,人必伐我,偏安一隅,难免自取灭亡,大梁虽定,还不是耽于享乐之时……请李相切记在心。”

“李相……李相……你到底有没有听我在说。”

林雨柔将自己的一些执政心得尽数传给李林翰,只是他有些心不在焉,所以她停下来问道。

“哦……在听,在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翰在心中咀嚼夫人的话,不免走神,抱歉,勿怪……”

李林翰自知理亏,急忙道歉。

两人又说了许久,李林翰状似认真听讲,只是眼神时不时地瞥向林雨柔,一想到能见到她的日子越来越少,他不免有些精神恍惚。

他曾不止一次在想,他若是顾延昭该多好,至少,他还曾经拥有过他,走进过她的内心,而不是自己这般,虽近实远,隔着千山万水,永远没有那个可能。

时候不早了,李林翰起身告辞,浑浑噩噩地回到了林府 ,越想日后见不到林雨柔他这心中便越发迷茫惆怅。

“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呵呵,李林翰啊李林翰,枉你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却还是过不了“情”字一关,今日方知温柔乡乃是英雄冢。”

李林翰对酒当歌,一人独饮,望着皎皎月光,不免有些痴了。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向大地。

林雨柔身背行囊,手中捧着着那块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冠军侯牌匾登上马车,带领着顾家众人缓缓朝城门而去。

这次远行,前途未卜,她不知道是否还有归来之日。

可笑的是林雨柔辞官要走了,梁帝那封罪己诏才刚刚布告出来。

林雨柔手中捧着那封拓印的《罪己诏》细细读来。

“朕闻天地之间,万物生长,皆赖于天地之德,而朕乃承天之命,代天牧民。今观大梁之地,天灾连连,四方地震频发,百姓罹难,朕心甚痛。

夫有天下者,义非为己。凶荒疾疠,兵革水火,有一於此,责归元首。

今祝史请祷,继诸不善,以朕身当之,永使灾害,不及万姓,俾兹下民,稍蒙宁息,不得为朕祈福,以增其过。特班远迩,咸令遵奉。”

“嗯,我记得萧天启的《罪己诏》不是这内容啊。”

林雨柔皱眉,又拿出李林翰带来的那封罪己诏仔细比对。

“朕闻天地之间,万物生长,皆赖于天地之德,而朕乃承天之命,代天牧民。今观大梁之地,天灾连连,四方地震频发,百姓罹难,朕心甚痛。

自朕即位以来,虽欲勤政爱民,然或有失德之处,以致上天降灾,以示朕之不仁。朕思之,皆是朕之罪过也。朕未能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未能修明政治,使四方安宁;未能敬畏天地,顺应自然之道。朕之不德,实乃国家之不幸,百姓之苦难。

朕今痛定思痛,决心改过自新,以赎前愆。朕将修明政治,选用贤能,以安邦定国;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以恤民生;敬畏天地,遵循自然之道,以保四方安宁。朕将尽心尽力,以求上天之宽恕,百姓之安宁。

朕恳请天下百姓,共同祈祷上天,祈求上天降福于大梁,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朕亦恳请四方诸侯,共襄国事,以助朕改过自新,共成大梁之盛世。

朕誓言,自今日起,必当恪尽职守,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本,以期上天之垂怜,百姓之福祉。朕之过失,愿以此诏告天下,共鉴朕之诚意。

特班远迩,咸令遵奉。”

“好啊,连《罪己诏》都给改了,真是好手段好心机。”

林雨柔比对着两封《罪己诏》冷笑连连。

\"小姐——\"

顾家的马车刚刚驶出城门,突然停了下来。

林雨柔心生疑惑,轻轻掀起车帘一角,朝外看去。

只见城外官道两旁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关切与不舍,牢牢地锁定在顾家的车队之上。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天气酷热难耐,这烈日炎炎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大家的好意,我顾家心领了。还请各位快快回家歇息,以免中暑伤身。\"

林雨柔声音清脆悦耳,如清泉流淌,回荡在众人耳畔。

\"林相,此去山高路远,请您一路多加珍重!\"

\"愿林相此行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人们纷纷跪地叩头,送别顾家一行人。

场面壮观而感人至深,林雨柔不禁热泪盈眶。

长亭之中,微风轻拂,送来阵阵凉意。

李林翰身披一件黑袍,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紧紧锁定着远方。

在他的注视下,林雨柔所乘坐的那辆华丽马车正缓缓前行,逐渐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他的身体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塑,似乎连呼吸都变得微弱起来。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道吗?”李林翰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愤怒与不甘。

他紧咬着牙关,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

许久之后,李林翰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说道:“不行!我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我一定要去找陛下问个明白!”

说罢,他转身迈步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内心的怒火之上,让他的决心愈发坚定。

李林翰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一路上心潮澎湃。

他知道这次面圣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但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也要为那些受到不公待遇的林雨柔和顾延宗他们发声。

进入皇宫后,李林翰径直来到御前,向梁帝萧天启陈述了自己的不满。

然而,具体的谈话内容并无人知晓,只知道君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第二天清晨,一份李林翰请求辞官归隐的奏折呈送到了皇帝面前,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朝野。

短短时间内,两位丞相相继辞职,这无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人们纷纷猜测其中缘由,各种谣言四起,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此时的李林翰早已收拾好行装,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离开京城的路途。

他的目的地正是大顺城——那个远离喧嚣、宁静祥和的地方。或许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