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91年第一季度,小日子的楼市彻底的崩了,当大家发现再也没人接盘后,以东京为代表的楼市开始暴跌。

随后,巨大的地产泡沫自迅速蔓延至小日子全境。

此时的小日子全国上下一片愁云惨淡,实体制造业由于连续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而土地和房屋又因为投资者信心受挫,根本卖不出去。

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再加上政府这边想要趁机调控房价,出台了“地价税”等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

这个政策一出,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小日子的房地产市场随即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叠加,加速了小日子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

而当资本市场进一步崩盘后,各路国际资本也不计代价的抛售资产,逃离日本。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资产的价值,在于接盘的人愿意花多少钱买。

同样的一支股票,有人愿意出1亿买下它,它就值1亿。

没人高位接盘了,只愿意出1万买下它,它就只值1万。

随着大量的民众竞相割肉离场,整个小日子的股市和楼市随即进入了“一亿”变“一万”的时代,巨大的泡沫终于被刺破了。

在这个泡沫破裂的过程中,大量的企业破产,而企业破产必然会导致失业率激增。

所以进入1991年之后,小日子普通民众的失业率翻了近三倍,很多加了杠杆或者借钱炒股、炒房的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沦为千万“负翁”。

即便是老实本分、不玩杠杆的正常购房者,也因为丢了工作,没了收入,无力还贷,房子面临被银行回收的局面。

不少人受不了巨大的打击,纷纷走上天台、走进森林...

就这样,小日子整个国家彻底陷入了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远威集团终于出手了!

在周扬和闫耿东的周密策划下,远威集团几十个团队携大量的资金入场,以救市的名义,开始收购各大公司的股票和优质资产。

首先被远威集团看上的是小日子这边的高科技企业和大财团,众所周知,科技企业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产业,任何产品的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但由于现在经济不景气,各大企业都在收缩资金,没有几家公司能拿出大笔的研发经费,这就导致很多科技企业陷入了困顿。

远威集团随即抓住机会,对于这些科技公司展开了疯狂收购。

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会有专门的团队下场收购他们的股票,而对于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远威集团则是会让团队与公司高层进行入股谈判。

面对手握重金的远威集团,没有几家公司能拒绝的了,很快,包括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发那科、安川电机、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欧姆龙在内的一大批小日子科技公司接受了远威集团的注资,远威集团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大股东。

除了这些高科技公司外,那些掌管小日子经济命脉的银行和大财团,也是远威集团下手的目标。

去年小日子的Gdp已经突破到了3.19万亿美刀,约为贼鹰的55%左右,情况似乎很不错,但繁荣的背后,却是大量的银行坏账和财团负资产。

泡沫被刺破前,银行胡乱放贷,手里有一堆房子做抵押,但如今房价暴跌,所谓的抵押物也不值钱了,大量的坏账几乎波及到了所有的银行,很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财团的情况更糟,他们手握资源本应该过的很滋润,但由于过去那些年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只要投资房地产,躺着都能把钱赚了,于是乎这些大财团凭借着优势,疯狂的投资房地产。

现在房地产突然崩盘了,他们受到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再就是,股市崩盘后,这些财团手里握着一堆本该被末位淘汰的子公司。

他们原本的判断是经济颓势只是暂时的,顶多两三年后,又可以活蹦乱跳。

但结果股市崩了之后就一路下滑,日经指数已经跌破一万大关,都1991年了,预想的经济回暖没有出现,小日子的几大银行和六大财团再也撑不住,只得疯狂裁员和变卖资产,以求苟活。

而受到银行和财团的拖累,那些原本经营良好的公司也被拖下了水,多家头部公司摇摇欲坠。

至此,小日子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奇迹不复存在。

在这种大环境下,逆势而为的远威集团就成了这些银行和财团最后的救命稻草,都不等远威集团上门找他们,他们就主动派人和远威集团联系。

接下来的时间,远威公司就像是一个救世主一样,不断地“拯救”着一个个的小日子的公司。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超过千亿美刀的巨额资金被注入了小日子的股市和实体企业。

当然了,远威公司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千亿美刀砸下去,他们拿到了6家银行外加6大财团大量的股份,此外还持有276家大公司的股票,全资收购了118家公司。

在危机没有爆发前,这些公司和股票总价值超过了八千亿美刀,而现在远威集团却只用了八分之一的资金就拿下来了,还让这些公司的高层以及普通员工感恩戴德。

不得不说,这买卖真叫一个划算!

而在远威集团抄底小日子这边的优质产业的时候,国际资本也没有闲着,以高盛为首的华尔街资本也纷纷下场,与远威集团展开争夺。

双方在小日子这边上演了一场龙争虎斗...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商业斗争将会长期持续下去的时候,远威集团却突然间将一大半的团队调离了小日子。

等那些国际资本再次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出现在了毛熊联盟了!

没错,周扬已经开始收割毛熊联盟了。

尽管现在那个帝国还没有倒下,但是经济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截止1991年的5月份,毛熊联盟五分之四的主要产品出现减产,某些产品的下降幅度竟然达到了15%。

前五个月,中央预算短收约460亿卢布,其中各共和国欠交约310亿卢布。全国33座高炉和7座炼焦炉停产,许多城市的食品储备不超过一天。

更让人忧心的是,1991年1-5月,毛熊这边工业品的批发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分别比去年上涨了96%和60%。

由于生产下降,市场消费品供应短缺,食品供应更加紧张。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毛熊迫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更换大面额货币、进行物价改革等种种手段,但收效甚微。

再加上财政赤字严重,突破了警戒线,这导致毛熊联盟的债务资信度大大下降,由甲级资信度沦为资信度不高的债务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扬知道收割毛熊联盟的机会来了...

..........

pS:下一章收割毛熊联盟,但有些敏感,所以不会展开细写,见谅!

再就是今天本书终于突破400万字了,正常情况下,正文再有两万字左右就会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