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瑶心情愉悦的进了家门,租下了店铺,又遇到一个同乡,且目前这个人看着没什么恶意,她当然开心了。

“我回来啦。” 姜瑶边走进大厅边喊道。

“大姐回来了。” 姜浩听到声音立马冲出来,抱住姜瑶的腿。

“看,我给你们买了泥偶,你的是小猫的。喜欢吗?”

“哇,是小猫,喜欢,谢谢大姐。”

“哇,我的是小马。”

小哥俩开心得蹦蹦跳跳。

姜瑶接着把小女孩的陶偶给了姜妍,姜妍开心接过,问道:“姐,你们把店铺租下来了吗?阿爹、阿娘还没回来呢。”

“租下来了,是副街那间,离咱们家很近。”

“是墙面熏黑的那家吗?”

“是那家,请了工匠要修整三日。”

姜阿爷和姜阿奶听到了,高兴的说:“太好了,在哪个位置?”

姜瑶笑着说:“阿爷、阿奶,咱们出了巷子,穿过主街,走五十丈就到了,在长青书院那条副街上。

阿爹、阿娘去定做桌椅和柜台了,工匠明日上门刷墙换砖,咱们明日开始要给工匠提供一顿午食。”

姜阿奶:“好好好,老头咱们明日下午走过去溜达一圈。”

姜阿爷点头,说:“好。”

又和姜阿爹姜阿奶闲聊了一会,姜瑶便去了厨房,她准备把猪皮冻熬上。

先把猪皮表面的毛刮干净,冷水下锅,放两片姜、葱和一小勺黄酒,焯水煮沸一会,捞出。

再次冲洗干净后刮掉猪皮上的油脂,皮上的毛也要拔掉,然后切成细丝,

锅中换上清水,放入切细丝的猪皮,葱姜、小半勺盐和黄酒、胡椒粉,小火熬上一个时辰。

姜阿奶看姜瑶在厨房里又烧起了火,以为她又要炒菜,连忙喊住她:“瑶瑶,晚上别炒菜了,晌午还剩有排骨和蒸肉,猪皮也有一锅呢。”

姜瑶听到了,应道:“好,我不炒菜,晚上煮锅粥就好了。”

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食,姜瑶拿出旗子,让姜恒写上食肆的名字。

“叫姜记食肆怎么样?我再把姜记两个字写大一点。”姜恒拿出笔和墨,问道。

众人点头,大家都没意见,街上的食肆也是这样写的。

姜阿爹看着写好名字的 旗子,说道:“我们已经把桌椅柜台定好,桌椅定了九套,厨房也定了一张桌子和一个三层的木架子,切菜切肉和放东西用的。

工匠三日修整完,咱们第四日打扫一下,把东西搬进去,第五日就开张。”

姜阿奶:“好好,到时候我和你爹过去帮忙烧火、洗碗。”

姜阿爹:“嗯,洗肥肠和卤肥肠就继续放在家里卤吧,那边院子小施展不开。

早上起来把卤水熬上,肥肠、猪蹄和花生藕片放家里都放家里卤。

爹娘,你们就留在家里看火,家里不能没有人。”

“哪用得着两个,你阿爹留下看火,姜浩也留在家。我过去店铺那边。反正店铺那么近,出巷子就到了。”

“那要请魏三到店铺帮忙吗?”

“魏三先继续在家里帮忙洗肥肠吧,洗完就能回去。咱们店铺刚开,还不知道生意会怎么样,上门吃饭的人多不多。

等客流稳定下来,吃放的人多,咱们忙不过再请。

如果吃饭人少,你们老两口也不用过去帮忙,我们三个人就够了。”

姜瑶没有在大厅里听他们讨论,这店铺她想让姜阿爹和姜阿娘做主管理,让他们夫妻俩多出去和人打交道,跟人交流多了,加上腰包有钱了,他们在人前说话做事会挺直腰板,会变得自信从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看到盛京城里的人会下意识弓着背,想弯腰。

她在厨房里捣鼓她的猪皮冻。

汤里的葱姜半个时辰前就被她捞出了,猪皮熬了一个时辰了,已经被熬成软烂。

她把猪皮捞出,勺子、筷子并用,把猪皮捣碎,再倒入沸滚的汤里继续煮上两滚。

最后把汤水倒在宽口陶罐,放凉了,放在井水里冰镇一晚。

明早看看能不能成功出皮冻,还是失败出了水。

半夜雨停了,第二日早上天气放晴,东方刚出一点鱼肚白,姜阿爹就赶着驴车出门去买鱼。

昨日下雨,盛京城的街市沉寂了一天,今日街上特别热闹,摆摊的、开店的、办事的、出工的、上朝的、上学的,街上车水马龙。

早上摊子就只卖鱼丸汤和煎饼果子,姜瑶把煎饼送到食客手上,还不忘宣传她家食肆开张时间和地址。

一个时辰后收摊,母女俩就急急往家里赶,中午要准备的午食不少,预定的十五份,工匠那边两份,她们至少要做十八份饭食。

怕食客们肉菜吃腻,姜瑶最近半个月都没煮红烧肉。

她们昨晚商量好了,今日就做红烧肉,酱排骨是昨日刚出的新品,今日就继续出这道菜。

长青书院的老山长和夏老大夫挺喜欢吃姜母鸭的,今日就准备几份姜母鸭。

可以再蒸三只鸡,做葱油鸡,然后再来一道爆炒肥肠和凉拌豆芽。

红烧肉、爆炒肥肠让姜阿爹负责,姜母鸭由姜阿娘负责,姜瑶则负责葱油鸡、酱排骨和凉拌豆芽。

还好家里有两个灶、三个炉子,不然做这些菜还真的会打架。

母女俩回到家,姜阿爹、姜阿奶和姜阿爷已经把三只鸡、三只鸭收拾出来了,排骨段也入水泡着。

帮厨们太给力了,姜瑶一时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她先去喝了一碗加糖的豆浆,再去跟姜浩一起蹲着了会小猫崽们,小猫崽真是一天一个样,这会比前两天大了不少,身上的毛蓬松松的。

看了猫,开始干活了。

姜瑶回到厨房,准备做酱排骨,酱排骨昨日就做过,今日再做一遍她的动作更流畅了。

排骨先入锅焯水,再加葱姜、食茱萸煎炒,然后舀入清水配上调料和香料包,焖炖上就行了。

时间到了再加甜面酱收汁。

葱油鸡做法就更简单了,嫩鸡掏去内脏,里外清洗干净,放到盐水里浸泡一刻钟去血水。

泡出血水后,里外再次清洗干净,抹上一层薄盐。

接着往蒸盘铺上姜片和小葱结,然后把整只鸡放在葱姜上。

蒸锅中水烧煮沸,放入准备好的鸡,大火蒸一盏茶时间。

鸡蒸熟后,拿出晾凉,便可以准备浇头了。

锅烧热了,放入葱油,一点盐,把盐翻炒融化,倒入蒸盘里蒸鸡的汁水,加入葱花,煮沸后盛出备用。

到时候鸡肉斩成块装盘,把浇头淋在鸡肉上就行了。

忙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离吃午食还有半刻钟时,所有的肉菜都准备好了,姜阿爹开始炒肥肠,姜瑶也开始上手凉拌豆芽。

送走了取餐的侍从、小厮、老管家和其他食客们,姜阿爹挑着工匠们的饭食去了店铺那边。

宋恂提着食盒过来了,姜瑶给他装盒。

两人在厨房,姜瑶看厨房里只有她们两个在,便说道:

“对了,我昨日还有一个问题忘了问你,你都要当县令了,那你对本朝的律法应该很了解。

我想问下,我家开个食肆,对大哥姜恒的科考有影响吗?我大哥说不会影响,我们这样不算从商。”

宋恂颔首,他当然知道了,他是进士科,吏部考试的题量不仅大,而且更高深、全面。

刑律、税收、田亩的计算、人口、地方的农桑、水利、教育、民心等这些都会考到,加上他准备外放,对这些更是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