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东边露出一点鱼肚白,清冽的寒风呼呼的吹着。

灶底的火苗欢快舔抵着锅底,平底锅里的南瓜煎饼一个一个被煎得两面金黄,整齐被放在平底锅上方的架子上滤油。

香甜的味道从煎饼中散发出来和蒸笼里的烧卖咸香味融合在一起。

次灶的大瓦罐上,鸡架骨和鱼粉吊了一夜的高汤也飘出袅袅绕绕的香气。

姜瑶早上心血来潮想换下早食的菜品,店里哨子粉和灌汤小笼包吃腻了,给食客们换个口味。

早上就卖烧卖、南瓜煎饼、鸡汤小馄饨和鸡丝米粥搭配小菜泡萝卜丝。

猪肉馅剁好了,切一把绿茵茵的葱叶、小半碗姜末和香菇粉拌进肉馅里。

旁边的姜阿娘已经擀了一叠馄饨皮出来。

姜瑶接了碗清水坐下开始包馄饨,她动作流畅,包得又快又好。

先包一份自家吃的。

自己吃的她喜欢个大肉多的,于是包出来的馄饨像小元宝一样躺在盘子里。

炉子上锅里的水沸腾了,抓一把白萝卜丝丢进去烫熟,捞出来每个碗搁一筷。

下馄饨入滚水,馄饨的面片边沿逐渐变得透明,不多一会儿就浮了上来。

香气扑鼻的厨房里又多了一种面食独有的清香。

锅里的馄饨一个个皮薄馅儿大,圆滚滚的特别可爱。

捞起来丢进盛了碗里,再舀一勺鸡汤进去,撒上白胡椒粉和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馄饨就好了,

看起来香得不行。

要是觉得不够味,就配一小碟辣油蘸料,别提多香了。

店里大家各端着一碗汤馄饨坐在椅子上吃着,猪肉剁的时候放了一点冰凉的井水,又加了香菇粉、姜末、葱碎。

馄饨咬起来清润弹牙、唇齿留香,和着撒了很多胡椒粉的鸡汤喝下去,初冬的清晨,吃完这一碗,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吃了早食,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留姜瑶在店里招待食客,其他人又回厨房忙碌。

姜阿娘觉得煎饼的口味太少,她准备煎几个萝卜丝饼出来试试好不好吃。

早上第一个进店的食客是 一个身量高挑、像男子一般束起发髻的黑衣女子。

黑衣女子站在门口看了一会菜单才进店里,都是寻常的吃食。

黑衣女子正是潇舞,她是昨日趁夜到的盛京城, 听山叔说潇十只有吃这家食肆的吃食才有真实感,现在潇十一天三餐的饭食都要在这家店里吃,每天饭点一到就去店里报到。

可惜那时距离宵禁不足半个时辰, 姜家食肆已经打烊,她不能去一探究竟。

她很好奇,早上就早早就起床,洗漱后立马过来。

店里的早食得种类不多,她每种都点了一份。

瓷白的汤碗里,小馄饨像推着尾巴的金鱼一样荡在清汤里,皮薄馅大,中间一坨粉嘟嘟的,又有葱绿和油花映衬,真真是色香味俱全。

她左手拿着一个南瓜煎饼,右手拿着汤匙舀小馄饨吃。一口甜、一口咸,吃得不亦乐乎。

她是顶级杀手,天南地北的跑,阁里不缺钱,她也吃过各种山珍海味,此时却被这碗普普通通的小馄饨惊艳了。

潇十来的时候不理会朝他眨眼的潇舞,自己找了另外一张空桌子坐下。

京兆尹和护卫进店时看了眼两个穿着黑衣的食客,京兆尹的另一个身份是盛京城的禁军统领,他一眼就看出这两个食客的特殊之处。

潇十和潇舞也看到了京兆尹,凌潇阁常年和京城里的贵人合作,两人一眼就认出的来人的身份。

两人看了一眼京兆尹,然后平静的移开视线。

一个是漠不关心,一个是不动声色。

京兆尹看他们安静的吃着早食,就继续观察他们。

自己点了一碗鸡汤小馄饨、烧卖、煎饼吃了起来,跟进来的护卫也找了个空位子坐下,也点了一份吃食。

很快面熟的食客们进店了,大家惊喜发现早食的菜单改了,进店的人几乎都点了一份鸡汤小馄饨。

热气腾腾的小馄饨上桌,香味先往鼻腔里窜。

食客们拿起勺子舀半勺汤和着一个馄饨,浅浅吹一吹热气,就迫不及待往嘴里塞,烫得直哈气也不吐,竖起大拇指,大着舌头夸赞:“太——太太太好吃了!”

-

今日国子监的招生考试放榜,姜恒吃完早食便和周齐、严礼一起去看成绩。

姜恒和周齐都参加了考试,严礼不用考,他是跟着过去看热闹的。

成绩不在国子学里看,而是在国子监衙那里放的,衙左前侧有面公告墙,他们的成绩就张贴在那里。

国子监衙在皇城内办公,皇城里平时都是办公的人员,很是肃穆,今天却格外的热闹。

他们到的时候,成绩还没张贴出来,墙下有不少考生站在那里等着。

国子监规定入学的学子要十四岁以上,考生中有少年有青年。

大家都不认识,眼神对上,也只是微微点头。

等了两刻钟,辰时一到,国子监衙的大门便打开,有一队人捧了红布从国子监衙内出来。

衙役敲了三声锣。

学官们宣布今年录取的名录已经出来,接下来他会从上到下的念一遍名字和籍贯。

红布一共有两份,一份在学官们手上,他们会照着念一遍。

一份在衙役手上,这份要则直接挂在公告墙上。

墙下的考生们都自觉的往后退,给衙役让出位置,两块红布挂下,学官才开始念起名字来。

红布一落,衙役离开,大家便忍不住挤着凑上去看。

姜恒、周齐和严礼三人站在原地没有挤上去,安静的听着学管念名字。

三人一点也不着急,成绩都定下了,也不着急着这一时半刻。

被念到名字的考生高兴的欢呼,没有被念到的考生各个紧张得往红榜上张望。

等学官念到第一百名,姜恒和周齐对视一眼,都觉得自己落榜了,他俩的水平差不多。

虽然抱着积累经验的态度来的,但是没考上心里还是有点落差。

严礼在旁边说道:“别急、别急,还有机会,还有一百个没念呢。”

周齐:“太学是没有希望了,四门学还有机会。”